應考疲勞綜合癥
分類: 學習問題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2-21
閱讀 :518
考試焦慮用學的語言來說,它是人面對考試刺激產生的一種過度應激狀態;而“應考疲勞綜合癥”則是特指中、高考考生在復習應考階段由于學習任務繁重和考試壓力大,造成生理機能紊亂和情緒緊張而出現的一系列生理和的疲勞癥狀。其主要表現有疲乏困倦、肌體無力、體力下降、睡眠不好、食欲不振、情緒低落、注意力分散,理解和思維能力下降等。考生一旦患上此癥對身體和考試都是很不利的。
考生參加考試,不免緊張膽怯,此乃“臨戰”不足為怪。但部分考生則會因過份緊張產生一系列“應考疲勞綜合癥”的癥狀,而且這部分人為數不少。因此,這種現象應該引起社會和家庭的足夠重視。
如果要改善這種狀況,首先應該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學習計劃和時間。考生要正確分析自己的實力,確定恰當的奮斗目標,不要把眼光盯在尖子身上,以免增加壓力。考生還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謹防老牛拉破車,打疲勞戰,導致神經衰弱,每天最好保證1小時左右的文體活動時間,積極地促進腦細胞休息,消除神經的緊張和疲勞。在飲食方面,應增加蛋白、高維生素和補腦開胃的食品,使大腦得到營養補充。其次要排除干攏、集中精力、方法得當。考生不要過多考慮他人的評論和周圍的壓力,振奮精神,專心復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注意隨時調整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還應注意隨時使焦慮郁悶情緒在不同場合下得以宣泄,從而達到情緒穩定。
此外,在孩子的應考期,家長應該對孩子“減壓”,借進餐和睡覺前的機會和孩子輕松地談話,使孩子輕裝上陣,保持樂觀情緒。考前家長還應注意飲食結構的變化,讓孩子保持充足的營養。如果孩子患上“應考疲勞綜合癥”,則應及時帶孩子做咨詢,減輕癥狀,以免出現嚴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