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成長心理 > 學習問題

學習問題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淺析

分類: 學習問題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16

閱讀 :353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個具有相對獨立性質的極為復雜的動態過程,因而制約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極其復雜多樣的。從各種制約因素的性質來說,主要有生物遺傳因素、心理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從各種制約因素的功能來說,可以分為本體因素與誘發因素兩大類。
  本體因素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發生變化的內在原因,而誘發因素則是產生變化的外在原因。誘發因素通過本體因素而發生作用,它決定著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變化的現實性。例如,緊張的學習生活,對于心理功能狀況良好的學生來說,會激發更高的學習熱情,投入更多的學習精力;而對于心理功能狀況較差的學生來說,有可能引起過度焦慮,導致產生心理障礙。下面簡要闡述本體因素和誘發因素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本體因素
  本體因素是個體自身所具有的一種內在的、主觀的因素。主要包括個體的生物遺傳因素和心理活動因素。
  1.生物遺傳因素
  生物遺傳因素的影響主要有遺傳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腦外傷或化學中毒,以及軀體疾病或生理機能障礙等。
  第一,遺傳因素。一般講,人的心理活動是不能遺傳的。但是,一個人作為身心兼備的整體,與遺傳因素的關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別是一個人的軀體、氣質、智力、神經過程的活動特點等,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更為明顯。根據調查和臨床觀察,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發育不全、抽瘋發作、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神經精神病或異常心理行為的人占相當比例。例如,對躁狂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患者親屬的患病率的調查數據顯示,精神疾病發病的原因確實具有明顯的血緣關系,血緣關系越親近,患病率越高,而這正是遺傳因素的影響。
  第二,病菌或病毒感染。臨床研究證明,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病,如斑疹傷寒、流行性腦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損害神經組織結構而導致器質性心理障礙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發展,造成智力遲滯或癡呆。
  第三,腦外傷或化學中毒。由種種原因造成的腦震蕩、腦挫傷等,都可以導致意識障礙、健忘癥、言語障礙、人格改變等心理障礙;由于有害化學物質侵入人體,毒害中樞神經系統,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氣中毒、藥物中毒等,亦可導致心理障礙或精神失常。
  第四,嚴重軀體疾病或生理機能障礙。這方面的影響也是造成心理障礙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內分泌機能障礙中,最突出的如甲狀腺機能混亂、機能亢進時,往往出現敏感、暴躁、易怒、情緒沖動、自制力減弱等心理異常表現;腎上腺素分泌過多會引起躁狂癥,而腎上腺素分泌不足則可能導致抑郁癥等。
  2.心理活動因素
  心理活動即心理狀態。個體的心理狀態一旦形成,就會影響以后的心理發展和變化。心理活動因素主要包括認知因素、情緒因素和個性因素等。
  第一,認知因素。認知是指人認識客觀事物,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與聯系,并揭露客觀事物對人的意義和作用的心理活動。認知過程就是信息的獲得、貯存、轉換、提取和使用的過程。人類個體的認知因素涉及的范圍極廣,主要有感知、注意、記憶、想象、思維、言語等。
  每一個體都具有各種認知因素。這些認知因素自身的發展和各認知因素之間的關系可能是協調的,也可能是不協調的。一旦某一認知因素發展不正常或某幾種認知因素之間的關系失調,就會產生認知矛盾和沖突。這種矛盾和沖突,會使人感到緊張、煩躁和焦慮,于是想極力減輕或消除。
  認知因素之間的失調程度越嚴重,則人們期望減輕或消除失調,維持平衡的動機也就越強烈。如果這種需要和動機長時間得不到滿足,不能實現,則可能產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礙。認知的嚴重失調,還會損壞人格的完整性和協調性,甚至導致人格變態。
  第二,情緒因素。人的情緒體驗是多維度、多成分、多層次的。它是一個人機體生存和社會適應的內在動力,是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地講,穩定而積極的正性情緒狀態,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適度,身體舒適、有力;相反,經常波動而消極的負性情緒狀態,則往往使人心境壓抑、焦慮,精力渙散、失控,身體衰弱、元力。因此,培養良好的正性情緒,排除不良的負性情緒,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
  第三,個性因素。個性因素亦可稱人格因素。個性因素包括性格、氣質、能力和個性傾向性等因素。個性因素是心理活動因素的核心,它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影響最大。例如,同樣一種生活挫折,對不同個性的人,其影響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無法承受,或消極應付,從此自暴自棄;有的人則可能接受現實,正視挫折,加倍努力,奮發圖強。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導致相應精神疾病,特別是神經官能癥的發病基礎。例如,謹小慎微、求全求美、優柔寡斷、墨守成規、敏感多疑、心胸狹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強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導致強迫性神經癥;再如,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緒多變、容易激惹、自我中心、自我表現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導致癔病癥。因此,培養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誘發因素
  誘發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問題的外在的、客觀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
  1.家庭因素
  對中小學兒童的身心健康來說,家庭的影響很大。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環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員的心理行為異常。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員變動,如父母死亡、父母離異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關系緊張,如父母關系、婆媳關系、姑嫂關系、兄弟姐妹關系不和諧,家庭情感氣氛冷漠,矛盾沖突頻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如專制粗暴、強迫壓服,或溺愛嬌慣、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變遷,出現意外事件等。
  2.學校因素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此,學校生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也很大。學校因素主要有學校教育條件、學習條件、生活條件,以及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等。這些條件和關系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例如,校風學風不振、學習負擔過重、教育方法不當、師生情感對立、同學關系不和諧等,都會使學生的心理壓抑,精神緊張、焦慮,如不及時調適,就會造成心理失調,導致心理障礙。
  3.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關系等,這些因素對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起著決定作用。其中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嚴重地毒害著學生的心靈。特別在當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益廣泛,各種社會傳媒的作用越來越大,生活緊張事件增多,矛盾、沖突、競爭加劇。所有這些現象都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內心矛盾,影響身心健康。
  總之,上述各種因素是相互制約的,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綜合起作用的。因此,我們在觀察、分析、診斷心理失調、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時,務必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作用,逐一考查,逐一排除,全面正確地作出診斷,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調適和治療。

下一篇: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淺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應對高考的“五心”訣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97性无码区免费|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不卡|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一级电影在线播放无码|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69ZXX少妇内射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