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快開學了,17歲的小李卻說“不念了”。
和他情況差不多的還有小張,她覺得大學很灰暗,說話都會得罪人。
專家指出,他倆正處在“心理失衡期”。
一切都是新的 造成心理失衡
新學校、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寢室……一切都是新的,卻使一些大學新生產生困惑,從而造成心理失衡。
沈陽市心理研究所團訓部主任秦曼麗說:“因為學習方式的不適應,一些大學新生人際關系處理不好,還有些人因個人生活方式不習慣被迫休學。在剛步入大學這個‘小社會’時,一部分新生由于不會調整,從而造成焦慮、抑郁、自閉和不自信。”
懂得心理求助 才是心理健康
大學新生在入學前后擁有良好的心態是十分必要的。秦曼麗說:“有些大一新生認為去看心理醫生就是承認自己有病。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懂得適時進行心理求助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現?!?/P>
另外,秦曼麗給新生提出三點建議:
·認知觀念上的改變 新生應該先了解一些大學生活,讓學哥學姐們談談步入大學校門后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然后給自己確立一個實際、有效的目標。
·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 要懂得挫折也是一種經歷,別苛求自己、刻意追求完美。
·要找到支撐的力量 主要表現在人際關系方面,找幾位可以傾聽心事的朋友。
太要強、太自卑都不可取
秦曼麗舉了兩個實例進行心理剖析。
事例1 剛上大一,小宇就幸運地當上了班長,小宇的自尊心很強,她既想當班長,又想考第一,可幾次考試都未能如愿。為了能考第一,她辭去了班長職務,即使這樣,她也沒有考第一。小宇非常失落,她把自己封閉起來,同學在一旁笑她都認為是對自己的一種刺激,后來,她覺得活著太累,休學了。
事例2 在大一學生小雪眼中,室友都欺負她,她一推門,有說有笑的室友就板起臉。在寢室里,小雪原本有一個好朋友,可后來連好友也疏遠她了。為此,小雪心中充滿仇恨,她甚至想殺死好友,小雪父母十分擔憂,因為常常焦慮,小雪的臉上長了好多疙瘩,后來,她休學了。
心理剖析 秦曼麗:這兩個大一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上大學后,小宇發現,以前在高中里是佼佼者的她,上大學后感覺不一樣了,這是導致她出現心理問題的誘因之一。
此外,大一學生最大的心理問題就是人際交往,小雪表現為人際敏感,本來她遠離父母就有一種孤獨感,一旦出現人際關系不和諧,這種孤獨感就會加劇,從而產生壓抑和焦慮。
下一篇:考試分數與手指有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面對考場境遇性焦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