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 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多不愉快的事和打擊,如被異性朋友拒絕友情,敬愛的爺爺突然去世,疼愛自己的奶奶患了癌癥,或是父母離異,考試“考砸”了……
一位中學生因為父親賭博,父母不和,就上吊了。另一位女中學生只是受了老師的批評就跳樓,還有的中小學生因學習不好就逃學、離家出走,或亂吃藥,抽煙,喝酒,甚至吸毒,以為這樣可以解除煩惱……
目前,青少年最普遍的問題是對考試及成績排名的緊張焦慮,對升學就業問題心里沒底。孩子們遇到精神打擊和不順心的事,如果不能適當加以宣泄,不僅自己不能得到解脫,反而會給別人帶來了很多麻煩,嚴重的還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生活道路。所以,家長和老師有責任和義務指導學生學會自救,以便他們遭受壓力時能夠及時進行自我調節。
自救,就是要開朗、豁達面對困難和挫折,凡事舉重若輕,保持鎮定。自救法可歸納為四條:
1、放松身體和精神。方法為轉移注意力,不去想令你不愉快的事,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例如參加文娛、體育活動,讀一本喜歡的書或是聽音樂等。
2、照舊做自己應該做的事n即使有什么挫折和壓力,專心做事,也會使自己情緒穩定,泰然自若。
3、讓自己快樂起來。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合理性,所以,要平靜地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而不以沮喪和煩惱來懲罰自己。
4、冷靜考慮自己的對策。把自己不痛快的、想不通的事,向自己喜歡和信任的人——朋友、伙伴、父母、老師說出來,你會得到對方的同情和幫助,這就是很好的治療。寫日記也是一抑自我安慰的方法,必要時還 1
下一篇:差異是一種資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孩子無理取鬧很正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