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出生時就有的那10億左右的腦神經細胞,每10年約減少5%,與此同時,樹狀突起也隨年齡的增大而減少。這也就是老年人健忘的原因之一,下面我們就看看老年人記憶減退的因素有哪些呢?
老年人記憶減退的因素一是疾病因素。老年人易患的動脈硬化癥、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功能,影響到腦細胞營養的供給,使腦細胞活力不足,智力逐漸衰退。特別是人在中年時期若患上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癥,進入老年后將成為老年癡呆的高發人群。而影響智力的這些疾病多由于不良生活因素所致。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是避免老年期發生智力下降的有效措施。
老年人記憶減退的因素二是遺傳因素的作用。遺傳因素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能導致多種疾病和生理異常現象,對智力的影響亦不例外。在同一家庭里,一些人往往進入某一年齡段后,甚至在中年時期就出現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非正常現象,這大都是由家族遺傳性因素所造成。這種性質的老年性記憶力減退,在生活中并不多,但其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老年人記憶減退的因素三是自我認同的結果。人到老年,尤其是剛離開工作崗位退休之后,不免產生暮年將至、人進老年萬事休的頹廢心理。加之因“人老糊涂”的傳統觀念和許多事情的影響,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自覺和不自覺地接受了“老”的事實,感覺腦袋瓜越來越不聽使喚,一切都不行了,平時懶得動腦用腦,致使大腦長期處于抑制狀態,腦細胞缺少刺激,腦功能得不到利用和強化,造成腦逐漸老化、衰變。再加上老人在生理和感官上發生一系列障礙,如腿腳不便,聽力、視力下降,因病長期臥床等,使得老人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加速了智力的衰退。
老年人記憶減退的因素四是社會因素的影響。在西方有些國家,人進入老年,往往被公認為“老朽”,老人在社會上得不到公正的對待,加之西方社會人情淡薄,老人成了社會以至家庭“多余的人”,老人由此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對社會漠不關心,對新知識、新事物懶得關注,進而造成生理和智力迅速老化。而中國、美國科學家的合作研究表明,東方社會(尤其是中國)有尊重老人的歷史傳統,老人就少有智力衰退的表現。中國老年人的智力“得分”明顯高于美國。
以上這些都是老年人記憶減退的因素,只有了解這些因素,才能幫助老年人渡過一個安詳的晚年。
下一篇:老年人心理變異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避免老年人上當受騙的措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