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中年已經是人一生中的黃金年,是最敏感的時期,也是患病比較的多的時期。經常聽到周圍的一些老年說自己老了,腦子不夠用的了,眼睛也迷糊了,還特別的健忘,剛做了事情一會就給忘了。有的中年人反應自我壓抑,感情容易沖動,心情沮喪,自責,甚至責怪別人,那么中年人患病的心理特征是什么呢?
(一)深思熟慮,富于哲理
中年人由于注意力的穩定性和廣度都較青年人成熟,思維能力也相對較強,所以能有目的、有計劃、較持久地對客觀事物進行觀察和思維,能組織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能排除主觀臆斷,在堅持個人抱負必須符合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能靈活地選擇時機,決定自己一生的目標和道路。
(二)情緒穩定,干練豁達
經過青年時代步人中年以后,人們一般不再像年輕人那樣容易沖動。因為閱歷豐富,見多識廣,大多有了較強的延緩刺激反應的能力,在大多數場合下,可埋藏內在的體驗而不外露,按照客觀情境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及情感,表現出深沉、含蓄而富有力量。由于這時智力發展達到最佳水平,意識記憶和抽象記憶力都很強,善于分析、綜合、聯想和演繹推理’,可以構成自己的獨立見解,所以已經建立的條件反射不易受新異動因的擾亂。
(三)意志堅韌,自制力強
堅韌的意志力和最佳的智力水平相結合,是中年人心理成熟的重要內涵。高智力水準可推斷既定目標有沒有實現的客觀可能性;可在實現目標的努力中不斷修正計劃和方法或進行奮斗途徑的抉擇;當一旦發現已定目標與客觀現實相違背或尚不具備為之奮斗的條件時,也能理智地迅速作出改變目標的決斷,而不是“一條路走到天黑”,鉆牛角尖。
中年時一個有成就的時期,是一個應激的時期,是一個移行的時期,是人的精力達到了頂點并向老年過度的時期。中年病人的行為和精神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醫護人員應該動用家庭和社會的力量對他更加的關注,會給病人帶來很大的安慰,以至于能夠減輕病情。
下一篇:老年人怎樣才能心理健康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人長期有孤獨感容易生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