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老人們的年齡在增長,心理需求也會變得和年輕時候不一樣。在老人的內心深處,都不希望成為社會和子女的負擔,他們渴望被尊重、理解。所以,年輕人應該如何對待老人呢?那就是一定不要輕易對著他們發脾氣,否則,會影響老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與兒童的心同樣是脆弱的。如果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他們的性格便可能變得孤僻、偏執,以至出現某些意象不到的精神癥狀。同時,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會使他們精神上感到壓抑,感嘆人老了的悲哀。所以,多對老年人給予理解、寬容和體貼,是非常必要的。
人到老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腦萎縮,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不佳,感覺遲鈍,視覺、聽覺、味覺的敏感性降低。加之不少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患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等癥。一旦老人處于精神失常(緊張、憂愁、恐懼、焦慮、抑郁等)時,容易加重心臟負擔,使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導致心肌缺氧、缺血。嚴重的,甚至會誘發腦溢血或急性心肌梗塞而猝死。
因此,做小輩的,無論從道德還是健康角度,都應尊重和理解老人。盡量多與他們交談、接觸,和睦相處,多體貼老年人,讓老人身心愉悅,健康長壽。
有時,可能你會和家里的老人發生矛盾與爭執,因為年輕人和老人看待事情的觀念往往不同。但是,也要冷靜下來積極的處理,千萬不能因為一些小事情,就對著老人大動肝火,亂發脾氣。要注重中老年心理健康,以免惡化雙方關系,發生意外。
下一篇:老年抑郁人群 如何進行心理輔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人老話多的心理成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