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防老年人空巢綜合征
“空巢綜合征”纏上老年人
專家建議孝敬父母應加強“精神贍養”
晚報訊自從3年前,女兒成家單住之后,原本性格開朗的章翠蘭就開始變得沉默起來,整日悶悶不樂,不愿意與外界接觸,甚至連自己的老伴都懶得理,還動不動就喜歡發火,大哭。后來越來越嚴重,出現了嚴重的老年抑郁癥癥狀。前不久,一位身患抑郁癥的老人突然發病,揮刀砍向自己的外孫,幸虧有人及時制止,才沒有釀成慘禍……今天是老人節,記者從青島市心理咨詢中心獲悉,隨著島城“空巢老人”越來越多,“空巢綜合征”也日益突出,老年抑郁癥、老年癡呆等老年性精神障礙發病率不斷升高。
記者從青島市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島城市區獨居老人高達11萬人,空巢戶達6.3萬戶,即每10戶老年家庭就有4戶“空巢”,“空巢”戶數和“空巢”人數均達到了市內四區的歷史最高水平,已超過了全國及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平均水平。調查發現,25%以上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獨,在精神生活及情感方面極度“饑餓”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更巨大的傷害。這些“空巢老人”難以享受到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每天夫妻二人相對或形單影只,加之身體健康狀況和社會關系的改變,很容易形成一個較為封閉的社交圈,由此產生孤獨感和畏懼情緒。老年人與社會聯系的紐帶主要是子女,但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發展產生了“一個閑、一個忙,一個需人陪、一個沒時間陪”的矛盾,出現了老年人“精神貧乏”問題,因長期缺乏感情交流,易使老人產生感情漠然、灰心等不良心理,進而導致各類心理和生理疾病的發生。心理咨詢專家介紹,求診的空巢老人已經占到了門診量的10%以上。在“空巢綜合征”引發的精神疾病中,老年性抑郁癥是最多見的癥狀。抑郁癥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本身在65歲以上人群中發生率就約為1/7左右。而“空巢老人”更容易發生孤獨、焦慮、自卑等不良心理。此時若不注意及時調節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癥。此外,“空巢老人”長期處于心理孤獨狀態,就會出現情感脆弱、容易灰心、進取心差、自卑、自責等心理癥狀。這些心理癥狀得不到及時的排解和撫慰,還會導致老年性癡呆癥。
專家們建議,兒女應加強對老人的“精神贍養”,常回家看看,設身處地為老人考慮。而另一方面,老人們自己應該調整生活重心和生活節奏,對生活傾注熱情,多參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種花養草等消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