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人群心理 > 中老年心理

中老年心理

幫老年病人克服消極情緒

分類: 中老年心理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0-22

閱讀 :352


    情緒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是人們的需要是否獲得滿足的反映。情緒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積極的情緒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健康,從而提高生活質量;消極的情緒如心煩意亂、哀傷、焦慮、怨恨、冷漠等,則有害于身心健康。生理心理學研究與生活實踐表明,不良情緒可誘發疾病的產生,加重病情,還會降低藥物治療的效果。

    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生理機能衰退,抵御體內外致病因子能力下降,易患各種疾病。常見的疾病有高血壓、心臟病、潰瘍病、糖尿病以及癌癥等。由于老年人患病的多,健康情況不佳,甚至受到死神的威脅,因而容易產生消極情緒,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悲觀厭世,以致破壞身心協調能力,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免疫力下降,進而使病情惡化或加重。老年人患病之后,不僅自己要承受很多壓力,還要給家屬、社會以及醫務人員帶來沉重的負擔。如果能變老年病人的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則有助于增強他們的抗病能力和自信心,從而達到改善老年病人的生存狀況和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情緒狀態是一種心理因素或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和其他因素不同,它對人體的危害不是直接表露的,具有隱蔽性,人們看不見摸不著,因而往往容易被人忽視。現代醫學的理論與臨床實踐已經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三個層面有機結合的新模式,可見,從心理學角度采取措施,消除病人的消極情緒,是十分有利于防治疾病的。為此提出以下對策:

    一、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愛護、尊重病人,關心照顧病人,體諒、理解病人

    人到老年,必然會喪失許多東西,因此可以說,老年人是社會的弱者,而老年病人又是弱中之最。但他們幾十年來為社會、為國家、為家庭貢獻了自己的全部,理應受到全社會的關心,尤其是對患病老年人更應該加倍愛護,而患病期間的老人確實更需要周圍人的關心與愛護。他們往往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病情,對病情估計得過于悲觀,抱怨自己的疾病,表現出無價值感與無助感,情緒也起伏不定,甚至會和兒童一樣,為一點不順心的小事而哭泣或發脾氣。我們應該對老年病人懷有一顆愛心,關心他們,尊重他們,以助于化解他們的悲觀情緒。

    老年病人長期遭受疾病的折磨,往往終日愁眉苦臉,唉聲嘆氣,沒有歡聲笑語,甚至脾氣暴躁。在這種氛圍中,我們要更加同情他們,理解他們的情感,對一些行為過激的病人要安慰他們,體諒他們,千萬不能無動于衷,置之不理,甚至反感、訓斥,這樣會加重病人的心理壓力。呻吟、哭泣能把壓在病人心頭的抑郁悲觀情緒發泄出來,從而減輕心理壓力。臨床上常常看到有焦慮抑郁情緒的老年病人“訴苦”,我們應該傾聽并加以引導,勸導他們要面對現實,接受自我,疾病既然襲來,無法回避,抱怨無用,只有堅強地承受、積極地配合醫療,才能戰勝病魔。

    二、鼓勵病人增強康復信心,提高自身免疫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免疫力與其情緒狀態有關。凡是有信心戰勝疾病的人,能有效地激活機體內部的免疫力量,以促進身體早日康復;而不良情緒會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阻礙免疫細胞的成熟和抗體的產生,從而影響抗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英國皇家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475名癌癥病人手術后進行觀察,發現其中有些病人能注意心理調適,相信自己能戰勝疾病,他們的生存率達10年以上的為70%;而那些在病中灰心喪氣甚至絕望的人,80%在手術后不久便死亡。這說明對康復有信心,可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

    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在鼓勵病人樹立康復信心的同時,筆者自己首先要對他們懷有信心,從而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慰籍和滿足。病人對自己的病情十分敏感,周圍人的態度對病人來說,猶如一面鏡子,從中可以反映出自己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我們給他們的印象不真實,語言不堅定,病人會很快覺察出來,反而會降低其自信心。

    我們要從激發求生欲望著手,去提高病人的康復信心。筆者曾調查過一些老年病人,尤其是女性、文化程度較低、經濟條件欠佳的病人,她們認為自己活著沒意思、無價值,這種心理狀態會降低藥物治療的效果。因此對這部分病人更應激發其求生欲望,樹立康復信心。例如,讓老年病人相互交流治療心得,請治愈的老年人現身說法,介紹自己如何滿懷信心早日康復的事例,讓大家在實際事例中體會信心的重要作用,從而珍惜生命,充滿希望地迎接未來。

    三、進行死亡教育,使老年病人走出“死亡恐怖”的陰影

    大部分老年人,尤其是患病的老年人,可以說對死亡的恐懼是與日俱增。老年人患病之后既不會不想到死,又不愿意與他人談論關于“死”的話題,他們非常忌諱說“死”。對此,不能讓他們回避“死”的問題,必須設法使他們講出恐懼死亡的真實思想,才能不失時機地進行唯物主義的科學的死亡觀教育,讓他們認識到死亡是實現人生的完整性所必需的。

    個體的生長、衰老與死亡是一個必然發展的過程,任何人都不可逃避,只要死得安詳就是幸福,不必整天提心吊膽、憂心忡忡。對死亡的恐懼來源于對死亡的想象,例如死亡前的呻吟、將死時的痙攣、親友的悲號、喪具和喪儀,以及與死有關的種種迷信等。我們要向老年病人介紹現代醫學心理學研究的新信息,雖然死亡是人生最痛苦的事,但死亡時的感受卻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可怕。據許多經歷了“死亡”過程的人們介紹,真正在“死亡”降臨時,人反而感到出奇地冷靜和安詳,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痛苦和恐懼。我們要用唯物主義的死亡觀教育幫助老年病人走出“死亡”的陰影。

    對一些老年病人來說,繼續生存下去,可以和親人團聚,并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而死亡意味著和他心愛的人們和所擁有的財產永別。因此,愈是愛子女、愛配偶的人,就越留戀人生;物質的欲望愈強烈,生存愿望的內容越豐富,占有的范疇越廣泛,則恐懼的壓力越沉重。但只要老年病人樹立了唯物主義死亡觀,認識到只要自己走得安詳,只要能看到自己的親人能幸福地生活,就是一種安慰。而屬于自己的那份財產只是身外之物,或捐助或贈送或繼承,留給社會也是對社會的貢獻

    四、采用音樂療法,調節老年病人的情緒

    如果能讓老年病人聽一些輕快、明朗的樂曲,可使他們悲觀抑郁的情緒振作起來;而旋律舒緩的樂曲則能使病人的情緒安定。因為人的情緒活動不僅與大腦皮層有密切關系,而且與人們內分泌系統、植物神經系統、丘腦下部和邊緣系統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能夠引起人們輕松、舒適感的音樂,就能改善和加強人的大腦皮層、邊緣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調節其情緒狀態。

    音樂治療是注意人的整體,而不是某一部分,通過對人的整體乃至生活環境的調整,使其取得協調一致,從而消除抑郁心理。國內石家莊開設了一所音樂醫院,院內不僅遍植花草樹木,還對不同病癥的病人播放不同音樂。據治療結果表明,它有助于解除病人的抑郁情緒。

下一篇:“空巢老人”引出社會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壯心不已抒晚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人妻aⅴ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国产怡春院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v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