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守望制讓孤寡老人安心
本報訊針對孤寡、高齡等困難退休人員的實際情況,包河社區組建了一支以企退黨員、企退自管小組組長、社區工作者、樓棟長為主的志愿者隊伍,與轄區20多位孤寡、獨居、高齡老人結成“一助一”愛心對子,深入細致地做好服務,逐步形成“鄰里守望制”。
耄耋老人林樹春就是“鄰里守望制”的受益者,林樹春一直體弱多病,獨自一人生活,他所在的包河區蕪湖路街道友誼社居委將其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做通了房東和鄰居的思想工作,讓他們義務擔起照顧和看護責任,及時反饋其身體與生活信息。
“鄰里守望制”要求志愿者做到每天有問候,日日有記錄。包河區各街道積極探索,做好孤寡、空巢、傷殘、高齡等困難退休人員服務工作,與此同時,各社區不斷完善工作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和自管小組建設,廣泛開展社區退管活動,退管各項基礎性工作得到全面落實。在保障走進社區的退休人員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為的基礎上,他們還致力于豐富企退人員晚年生活,將退管工作與企退人員精神文化生活結合起來,讓他們老有所樂。不少社區將企退人員中具有文體特長的人組織起來,根據各人興趣愛好分別成立了老年黃梅戲劇團、老年時裝表演隊、棋牌活動小組等。以包河社區為例,該社區企退人員組建了社區詩書畫苑,現已發展會員158人,于每月19日定期舉辦書畫筆會、詩詞研討以及公益宣傳等活動。
正因為各社區狠抓基礎工作,在做好有組織、有人員、有場地、有制度的同時,積極創新工作手段、載體和形式,通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探索,使社區的企退人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正常化、有效化的軌道。其中,包河區蕪湖路街道友誼社區、寧國路街道包河社區、巢湖路街道蕪湖東路社區、駱崗街道朱崗社區、常青街道衛崗社區更是以其在退管工作中基礎扎實、特點鮮明,率先建成了市退管示范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