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去年初夏的一個上午,我們就“老年人如何養生保健從而獲得長壽”的話題,與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退休教師韓志海老師作了一次有益的對話交談。
韓老1918年出生,今年90高壽,家住河口郊區的韓家村。那里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無嘈雜的噪音,多禽鳥之爭鳴。只見他紅光滿面,身體硬朗,視聽較好,精神矍鑠,沒有一點“老態龍鐘”的樣子。我們請他介紹長壽經驗,他謙虛地說:“經驗談不上,體會有一些。我現在說一下,和大家共勉,如有不妥之處,請予指正。”接著他便侃侃而談,內容大致如下。
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一、有規律的生活
幾十年以來我的生活都是有規律、有秩序地進行的。不管就寢、起床還是進餐,都按時去進行。到菜園子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輕微勞動,或者漫步在田野山間,或者玩牌下棋,也是按時進行,從不間斷,從不打亂,從不改變。
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二、有良好的習慣
習慣是長時期形成的一種行為。在這方面我努力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熬夜、不久睡、不貪玩、不過飽、不過咸、不動怒、不煙酒、不賭博。
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三、有平和的心態
用理智的情緒來支配自己的言行,想得開、放得下、知足感恩、樂天知命、樂觀處事、低調做人,一切順應自然。我今天四世同堂,盡享天倫之樂,這是一種福份;能活到九十高齡,而無大病,這也是一種福份;看到今天社會和諧,國家興旺發達,更是一種福份。因此我常懷幸福之感,更多感恩之情。思想開朗,心情舒暢,安詳達觀,知足常樂。
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四、有快樂的理念
樂觀開朗是健康長壽的關鍵。俗話說:“要想身體好,不能有煩惱。”樂天達觀,心無憂慮,是我追求的目標。我用行動“去掉自己千種惱,種下個人萬般樂”,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笑口常開春常在,不煩不惱心自寬”。開心的鑰匙自己拿,不和別人比高低、比享受、比虛榮。做快樂事、說快樂話、做快樂人。淡泊名利,加強自我心理修養。
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五、有健身的方法
通過養生保健知識講座的介紹和養生保健報刊的閱讀,我逐步學會和掌握了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如每日叩齒100次,起健齒固齒的作用,改善口腔健康;每日早晚步行半小時,以便舒筋活血;每日干梳頭60~80次,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從而防止頭痛頭暈,使頭腦清醒,預防健忘和癡呆的發生;早晚在入睡前和起床前都做揉腹摩胸,目的是促進胸腺的活躍,減少疾病的產生,防治消化不良和便秘。
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六、有抗衰的尺度
年紀大了,器官肯定有程度不同的衰退,延緩衰老就成為養生保健的重要內容。但是,抗衰必須有一定的尺度,只有保持適當的均衡,才能抗衰健體,延年益壽。比如說:勞逸有度、動靜有度、咸淡有度、葷素有度、悲喜有度等等。只有正確掌握這些尺度,延緩衰老才是切實可行的。
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七、有精神的寄托
為了防止退休后的失落感,我總是找自己喜歡的事去做。我積極參加退休小組的各項活動,不無故缺席。我和善對人,心中有善意,行動多善事。與家人、鄰居、親友、同事相處都講究和諧和善良,努力使自己活在世上于他人有益、有助、有利。我也因此而受到精神鼓舞和寄托,我認為這就是我養生的營養劑。只有經常處于無愧于心的環境中,免疫力才會提高,抵抗力才會增強,疾病才會遠離,健康才會來到。
老年人要保持心氣平和情緒樂觀的心理,聽韓老一席長談,無疑對我們是一次幫助。從韓老符合邏輯思維的話語中,深刻地感悟到養生保健對延年益壽的重要促進作用。我們祝愿韓老能在今后的歲月里,生活更加愉快,身體更加健康。十年后,當他百歲壽誕時我們再來高舉酒懷祝賀生日快樂!
下一篇:老年人心理養生有哪些方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年人心理孤獨易患哪些心理疾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