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老年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心理疾病,可以影響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而對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來講,遇到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更高,所以現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子女也應該重視。
1憂郁癥
一種與躁狂癥狀互為表里的精神疾病是優郁癥。老年人躁狂癥的癥狀在消退,但憂郁癥首發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長,緩解期縮短。
老年期的挫折感是優郁癥患者增多的重要因素。自身退休后的失落感,兒女離家后的孤獨感,經濟生活中的窘困狀況,身體狀況的衰退,喪偶和友人離去的悲傷,對死亡的恐懼等等,都會造成老年人心理的挫折感,極易導致老人產生優郁悲觀的情緒。
老年人的憂郁癥,大部分都能找到心理的、身體的和社會環境的誘因。因此,老年人面臨退休、社會地位的變化、身體的不斷老化、人際關系的調整應當有充分思想準備,否則,很容易產生挫折感。當挫折感過分強烈,而自己一時又無法解脫時,就可能會產生憂郁情緒。對于憂郁癥,既要藥物治療,更應注意心理疏導和治療。
憂郁癥不僅可以表現為憂郁、悲觀、厭世、自責、活動力低下、思維遲鈍、少語少動等情緒癥狀,還可以表現為軀體癥狀,如失眠、消化系統不適、食欲減退、身體各部位的疼痛、性功能障礙以及疑病的傾向等。
有些老年憂郁癥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精神系統的疾病,拒絕到精神科或心理科治療,所以病情不見好轉,且有加重傾向。這應當引起患者家屬注意。老年期首發的憂郁癥,大多會找到引起挫折的體驗及導致憂郁情緒發生的具體背景。屬于反應性、情感性疾病,比原發型青年憂郁癥患者治療效果好。因此,不失時機地開展治療是很重要的。
2.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的高發年齡是20歲左右。30歲以后發病較少,40歲以上發病被稱為晚發性精神病。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多數是在青年期發病未經治愈而帶到老年的。還有少數是在初老期以后的高年齡發病。這些患者原來就大多具有較典型的精神病人格特征,比如,情感淡漠、孤僻內向、好幻想、偏執、固執等。因此,這類病人發病后常表現為偏執、妄想、幻覺等癥狀。這也是必須采用藥物和心理療法相結合進行治療的一種精神疾病。
由于這類老年患者的思維已經混亂,所以說話、做事往往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維邏輯。了解這一點,對于不歧視他們,創造好的治療環境救助他們非常重要。老年精神障礙患者的親人應盡力幫助患者料理好生活,鼓勵、支持患者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幫助他們與社會保持適度的聯系,為患者提供合適、科學的飲食,這亦有利于大腦健康。
至于個別老年人是否存在精神障礙,存在哪一種精神障礙,應當到醫院請有經驗的醫生做出判斷。經過及時治療,許多老年精神障礙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有的還可以恢復正常的社會生活。
這些心理疾病,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希望老年朋友,可以注重這些心理健康疾病的預防,平時生活當中,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外界的人接觸交流,這樣對緩解這些病癥,有很好的效果。
推薦閱讀:教你做個快樂健康的“老頑童”
下一篇:老年男性最害怕的那些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招讓晚年生活更快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