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每天世界各地有許多人都死于自殺身亡,甚至有地方因為自殺人數增多而聞名于世界,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每天世界上有這么多人想自殺呢?很多健康的人可能不知道,一個人要自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的,這些自殺的人都是因為沒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而導致心理畸形。
自殺分為利他、利己和失范三種類型。利他的自殺可以是為了維護群體、事業的體面或尊嚴,也可以是為堅持某種原則而作的抗議。利己的自殺可以是逃脫痛苦、煎熬、屈辱、絕望的手段,而反常的自殺則往往被歸結為某種社會病理的原因,如社會環境變化引起的孤獨、焦慮和失落。利己和反常的原因往往會交織和糾結在一起。
自殺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的意圖,另一個是決定***的方法。單單想死,找不到***的方法,仍然不是自殺。不同環境中的自殺者對什么是體面的死法有不同的想法。例如,日本人把切腹看成是一種榮譽的自殺方法,其他國家的人們并不這么看待。
又例如,19世紀的英國人很少選擇上吊,因為罪犯在英國是處以絞刑的,上吊是一種不體面的死法。為抗議而自殺的人,往往會選擇轟轟烈烈的公開方式(如自焚、絕食、從高處一躍而下)。自溺是一種容易被忽視的自殺方式,因為它可以方便地解釋為“意外溺水”。許多國家的官方自殺統計數字偏低,就是因為許多像自溺這樣的自殺被統計成了“意外”。
自殺不一定非要自殺者自己動手,自取性命。心理學家寫道,“一名戰士為了拯救自己的戰友,以某種方式選擇了死亡,他其實并不想死。然而,他難道不就是殺死自己的那個人嗎?……為信仰而死的烈士同樣也是如此。”哈布瓦赫不太同意他老師的看法,他認為,這樣的死亡只不過“像是自殺”,是否可以稱為自殺,“取決于人們對它的‘看法’”,“試想一個人知道,為了推延死亡必須節制飲食和欲望,但他卻偏偏暴飲暴食、縱欲無度。我們可以說他是在找死,但不能說他是在自殺。”
看了以上這些專家們的評說,大家是不是能夠有一點點了解那些自殺人的心理狀況了呢,所以小編希望大家能夠都避免出現這種心理狀況,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都能勇敢面對,在情感上遇到任何挫折,都能笑笑了之,一個正確的心理健康狀態才是人們快樂活下去的方法。
下一篇:盤點自殺傾向嚴重的五種人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殺只是一種沖動行為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