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靜:未提“房住不炒”,政治局會議對樓市有哪些新定調?
分類: 最新資訊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7-28
閱讀 :167
中新經緯7月25日電 題:未提“房住不炒”,政治局會議對樓市有哪些新定調? 作者 陳文靜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下稱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針對近期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會議主要從市場供求變化、盤活存量改造、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加強金融監管等方面給出了“解題”新方向。 下半年降準降息或仍有空間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同時也進一步強調疫情后“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我們預計下半年國內的降準降息仍有一定空間。 與過往重要會議提法相比,針對房地產發展關鍵詞的敲定,此次會議出現一些明顯變化。 首先,本次會議通稿未提“房住不炒”。2023年二季度以來,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不斷加大,多地新房、二手房價格均處下跌通道,投資需求明顯減少,在此背景下,更好地支持剛需和改善需求成為政策主攻方向。 其次,此次會議明確指出“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與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的提法一致。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曾表示,考慮到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在市場長期過熱階段陸續出臺的政策存在邊際優化空間。 從市場階段特征來看,2022年,我國總人口出現了自1962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同時,城鎮化發展的步子也在放緩。經過二十多年發展,我國人均住房面積明顯提升,當前戶均接近1.1套住房,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已得到滿足,房地產市場已進入新房見頂后的回落階段。中央近期對房地產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這一判斷,意味著過去供不應求階段出臺的政策也需要進一步優化。 此外,會議“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的提法,表述也更加積極,預計政策優化仍將堅持因城施策。過去一年多,普通二線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限制性政策已基本放開,當前僅有少數核心一二線城市政策仍較嚴格,預計這類城市可能成為下一階段調整的重點聚焦區。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再提城中村改造 近年來,政府持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健全“住房市場+住房保障”兩個體系,預計城中村改造、閑置資產盤活也將成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的重要方式。 7月21日,國常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我們認為,推進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加快,不僅有利于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擴大投資,還將進一步帶動房地產相關上下游消費。 另外,當前各地待售的住宅存量、非住宅閑置存量(商辦用房、產業園區、工業廠房等)問題突出,本次會議提出要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后續可通過政府收購現有待售住宅項目作為保障房,并允許閑置的非住宅存量改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模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這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同時也幫助企業盤活了存量資產,增加了流動性。 當前,房地產市場壓力在加大,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7月的前三周,重點50城的商品住宅成交、二手房成交同比都出現明顯下滑。因此,若核心一二線城市政策能及時優化調整,短期內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有望筑底企穩。 總之,本次會議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面對挑戰,宏觀政策有望繼續發力,同時房地產政策也存在一定放松空間。我們預計下半年,核心一二線城市包括優化住房信貸政策、放松郊區限購、降低交易稅費等在內一系列調控政策有望得到優化。(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責任編輯:李惠聰【編輯:郭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