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大消息!廣州“嘗鮮”,首套房貸利率突破LPR下限
分類: 最新資訊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13
閱讀 :180
樓市又出來好消息!廣州首套房貸突破LPR下限據廣州日報,廣州最新的政策為,首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為不低于30%,利率下限為LPR-10BP,即4.1%;二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為不低于40%,利率下限為LPR+30BP;在廣州有2套房及2套以上,暫停發放。據了解,新政從9月8日起執行,9月8號之前(不含9月8號)已完成買賣合同或房地產買賣合同網簽的,按原規定執行。8月30日,廣州正式落地認房不認貸,成為第一個官宣“認房不認貸”的一線城市。方正證券認為,8月底政策密集出臺,穩樓市決心堅定,發力扭轉當前樓市的下行走勢。地產政策已形成組合拳,包括需求端認房不認貸、首付比例下限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供給端金融支持地產融資等多方面,金九銀十樓市成交回暖、房企風險化解值得期待。展望后續,地產政策拐點已明確,穩地產決心充分彰顯,更大力度的政策加碼依然可期。剛需購房者正積極入市在住建部聯合多部門印發《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之后,至今至少有24個城市執行了“認房不認貸”政策。政策落地執行的一周多時間里,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認房不認貸”效果如何?日前,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表示,政策出來以后市場反響總體積極,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購房者積極入市的跡象非常明顯。8月18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認房不認貸”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緊隨其后,8月30日,廣州率先宣布執行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當晚,深圳也發布通知,宣布自8月31日起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9月1日,上海發布通知,宣布執行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同日晚,北京宣布自即日起執行“認房不認貸”。至此,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已全部落實首套“認房不認貸”政策。浦湛表示,從過去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過程來看,四個一線城市其實都是房地產的熱點城市,它們對周邊城市乃至更大區域范圍內的城市,甚至是全國,都有非常明顯的“風向標”作用。在四個“風向標”城市的引領下,二線城市也開始動起來。截至目前,至少有杭州、蘇州、無錫等超20個城市官宣執行“認房不認貸”。浦湛表示:“政策出臺以后,我們也在密切觀察。我們認為市場的反響總體上還是積極的。有市場機構也做過調查。調查顯示,從全國整體上看,購房意愿大概能夠增加15個百分點,一線城市可能增幅會更高。從政策實際落地來看,我們覺得有著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購房者,積極入市的跡象還是非常明顯的。一些市場機構的調研顯示,帶看量還有成交量,都是有比較明顯的提升。”他還表示:“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在因城施策的調控機制下,地方需要根據自身房地產市場形勢的變化,進行政策的優化調整。根據我們對這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統計來看,有180多個城市因城施策進行了政策措施的調整,累計調整次數達到了350余次。對于限購政策的調整,我想大家也都很關心,實際上真正實施限購的城市數量還是少數,在少數城市當中,在這一輪房地產市場發展過程當中,也多數對限購進行了優化調整,比如說調整了限購的區域,調整了限購的年限。”一線城市市場反響明顯 提振樓市仍需“組合拳”各地紛紛執行“認房不認貸”一周多以來的效果如何?據了解,北京方面政策效應已經顯現。據中原地產統計,9月2日-9月8日,北京新建住宅累計成交約3500套,一周成交量已超過8月全月成交量;二手房成交約5000套,超過8月半個月成交量。與此同時,新政后一周北京二手房房源供應增加超過6000套。深圳方面,購房者的看房積極性明顯提高,不少機構門店的帶看量持續上漲。以樂有家為例,新政后首個周末(9月2-3日),門店成交量對比此前周末行情漲幅明顯,創下了3月中旬至今的周末最高峰,但與2-3月小陽春時期相比還略有差距。此外,9月1日-5日的門店成交量,對比今年8月同期上漲了80%。但是,二線城市政策落地之后的效果卻沒有一線城市的反響好。比如,長沙在9月1日宣布執行“認房不認貸”之后,相比此前的工作日,周末并未出現明顯的成交放量。鄭州出臺的樓市新政滿月后,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僅上漲約10%,改善客群受影響最為顯著,新房改善性客戶成交量提升明顯,但二手房掛牌房源價格調漲量占比下降約2.7個百分點,說明業主預期有所走低。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此次“認房不認貸”為核心城市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打開了空間,由于一線城市房屋總價高且首套房與二套房首付比例差距較大,若政策跟進執行,預計將對市場產生較為明顯的帶動。業內普遍認為,當前一線城市相關政策落地為其他二、三線城市樹立了標桿,預計接下來1到2個月為各城市“一城一策”樓市支持政策出臺的密集期。但是,除“認房不認貸”外,要提振市場預期還需打出政策組合拳。責編:葉舒筠校對:蘇煥文版權聲明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