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上癮,留學歸來依然是公務員
分類: 最新資訊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3-27
閱讀 :212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大家不再只關注學歷的高低水平而是更在乎學歷與工作之間存在的一種性價比擁有鍍金般學術背景的留學生如果只拿到份平凡的工作就會被人disss:“人才浪費”01 考公上癮,留學歸來依然是公務員…最近,一份某市級公務員招錄名單引起軒然大波:可以看到,一個地級市的公務員崗位,幾乎都被Top 10名校的研究生壟斷了,清華北大、復旦港大,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曾是名聲響當當的高考狀元。隨后,深圳南山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的個人簡歷被曝光,在網絡上又引發巨大爭議:哈佛物理學博士畢業的高材生,竟然愿意屈身去一個街道辦當主任,這遭到了公眾的批斗:“不去物理學界深造,做這些雞毛蒜皮的工作干什么!”但羅林姣還算有先見之明,當今這個疫情黑天鵝波及全球的時期,有近80萬留學生放棄國外學業、工作和移民機會紛紛回國求職。不少海外名校碩士會放下身位,選擇走入基層或者選擇一些國企事業單位,拿著微薄的薪水安心工作。甚至近期大家能從商務部招錄名單里看到,20名公務員,近一半都是留學生。悉尼大學、LSE、JHU…清一色都是國際名校,不少人打趣:“本以為身為留學生去考公已是屈才,但沒想到自己只能算個吊車尾。”02 “逃得過大廠996,逃不過進體制”現在的年輕人接收到了太多“未來”的信息,他們預見到自己的將來肯定會面臨一地雞毛。想要逃離,就只能選擇前往公務員這個烏托邦。根據益普索《2020海外留學趨勢報告》,在調查樣本中,將近一半的留學生歸國后進入體制內工作,其中21%進入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25%任職于國企。選擇公務員的留學生有很多,而被迫選擇公務員的留學生更多。當留學生們踩過千軍萬馬進名校,花費百萬出國留學,熬過學習的艱苦歲月,認為能學有所用的時候。卻聽到父母的一句:“還是考個公務員吧,我們也是為你好。”而這樣的對話在女留學生的家庭中尤其常見。留學生們輾轉反側地想:費這么多心血為自己增值,最后還是只能考公務員嗎?匆忙回國,依舊迷茫和焦慮于未來到底怎么規劃,才不會白白浪費自己價值千金的留學生身份,這也可能是大多數留學生的通病。關注澳驕妹,獲取更多求職資訊,讓你絕不浪費寶貴的留學生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