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治愈2億父母:養出“為父母撐腰”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之幸
分類: 最新資訊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1-12
閱讀 :193
作者:主創團·煙花三月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特別暖心的視頻。一位爸爸接女兒放學時,他把車停在距離校門口較遠的地方。女孩很不解,問爸爸為什么要把車停很遠。爸爸有些愧疚地解釋,擔心車太破,給女兒丟臉。沒想到女孩卻安慰爸爸說:“不丟人啊。開心最重要,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一句話,讓爸爸感動得差點落淚,也治愈了他那顆忐忑、慚愧的心。多么暖心的孩子!有人說:“身為父母,最大的歡喜不是子女成器,而是孩子終于讀懂了自己?!笔前 8改缸畲蟮男腋D^于,逐漸長大的孩子能體諒父母的不易,盡己所能為父母撐腰,給父母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慰藉。有孩子撐腰的父母,有多幸福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視頻。父母剛忙完工地上的活,怕錯過孩子的放學時間,所以沒換衣服直接去接孩子了。二人的衣服臟兮兮的,從上到下布滿了在工地上沾染的污漬、灰塵。因為擔心自己的形象邋遢,讓孩子被同學嘲笑。所以,一路上,他們一改往日與孩子說說笑笑的樣子,變得拘謹、不自在。當媽媽吞吞吐吐說出顧慮時,沒想到男孩脫口而出:“我爸爸媽媽不偷不搶,沒什么丟人的?!睕]有華麗的詞語,沒有至深的道理,只是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話,卻足以撫慰父母那顆糾結的心。確實,男孩不虛榮、三觀正,擁有這樣的孩子真是一種幸運。之前,抖音上一段關于環衛媽媽的采訪爆火。媽媽面對鏡頭,說著說著濕了眼眶。原來,10歲的女兒學校舉辦活動,剛好路過媽媽打掃的那段街面。有兩個女同學嘲笑女孩:“你媽媽是個掃垃圾的!”女孩聽后馬上維護媽媽,說:“我媽媽不掃垃圾不掃街,你們能有這么干凈的路嗎?你媽媽還沒有資格來掃,人家還不要你媽來掃!”多么霸氣的回應!媽媽的工作不體面,不能給她帶來榮耀,可她面對嘲諷時,能勇敢站出來為媽媽撐腰。有女如此,母亦何求?難怪網友紛紛評論:“好孩子,就得這么霸氣地回答?!薄皟炐愕暮⒆樱 薄昂⒆拥陌謰屨嫘腋?!”韓劇《請回答1988》里面有一段臺詞:“有時候覺得媽媽令人丟臉,為什么媽媽沒有基本的面子跟自尊心呢?那是因為對她而言,比起自己,她還有更想守護的寶物,那就是我?!逼鋵?,父母為這個家拼命努力、拼搏向上的樣子,小小的人兒都會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孩子的理解和撐腰,如春風、如細雨,最能撫慰和滋潤父母疲憊的身心。有個善解人意、體諒并維護父母的孩子,對任何父母來說都是一種福氣。孩子的虛榮和索取,都是父母慣出來的俗語有言: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捎行┖⒆右贿吚硭鶓數叵硎苤改竸撛斓囊磺?,一邊又嫌棄父母不夠體面的生活。與父母的生養之恩和疼愛之情相比,他們的面子始終是第一位的。想起電視劇《少年派》中的女孩林妙妙,她的一番言論惹得全網激憤。因為爸爸的工作,她被同學嘲笑,回到家她就氣勢洶洶地對爸爸說:“你干的活太瘆人了,居然掙死人的錢,林大為,你立即給我辭職!”爸爸一時被女兒的疾言厲色鎮住了。為了避免激怒女兒,爸爸只能用和緩的語氣說:“先吃飯,來?!笨墒?,林妙妙變本加厲,直接阻止爸爸夾菜,吼道:“你不許吃飯,你今天碰死人了嗎?”媽媽在一旁看不下去了,質問她憑什么這么說自己的爸爸。她一邊指著爸爸,一邊理直氣壯地說:“就憑他讓我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對爸爸來說,那個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直被寵溺著的小公主,竟如此嫌棄自己,他該有多傷心。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不是孩子學業平平,不能成為家族的榮耀,而是自己拼盡全力養出一個自私虛榮、毫無感恩之心的孩子。正如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寫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比欢?,現實生活中,因為父母毫無底線地對孩子溺愛,對孩子百依百順,而養出的白眼狼子女,并不在少數。之前媒體報道過一個新聞:32歲男子將母親殺死,只為騙取40萬保費用以支付買房的首付。他先在幾個月前為母親買了一份人身意外傷害險,然后又用通了電的電棒擊打母親,還謊稱這是買給母親的按摩棒。在母親氣息越來越弱時,他又掄起板凳狠狠砸過去,而母親臨終嘴里還不停念著:“幺兒,幺兒······”當法官問起弒母的理由時,他毫無悔意地說:“我媽幫大哥照顧孩子,卻不幫我帶孩子。買房還差首付,沒錢。”因為怨恨就蓄謀殺意,因為沒錢就能騙保弒母。這哪是子女?分明就是一只披著人皮的狼,張著血盆大口,露著鋒利獠牙,把父母啃食殆盡。然而,孩子并非生來就不懂得尊重和感恩父母,他們的虛榮和索取,都是父母慣出來的。當孩子想分擔家務,而你以耽誤學習為由把他推入書房;當孩子對你出言不遜,你不制止反而稱贊他有膽量;當孩子只顧追求名牌,不顧你的辛勞,你拼命滿足他······有因就有果,父母在不知不覺中,不遺余力地培養一只利己主義的白眼狼。父母教育最大的成功,是養出為父母撐腰的孩子李玫瑾說:“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系?!焙⒆幽茉O身處地為父母著想,能理解和體諒父母,都是父母的良好教育起了作用。父母想養出為自己撐腰的孩子,不妨嘗試以下三種方法。1.不在孩子面前掩飾真實生活父母總想讓孩子過輕松自在的日子,所以故意隱藏苦和累,可這樣恰恰給孩子一種萬事來得很容易的錯覺。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艱辛,自然也無從心疼父母。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從什么時候開始懂得父母的不易的?有回答讓我印象深刻:從小就看在眼里。原來,網友的媽媽是個理貨員,媽媽經常帶他上班,讓他得以親眼看著媽媽是怎么氣喘吁吁地提貨、理貨的。冬天,媽媽凍得手臉通紅,夏天,媽媽熱得汗流浹背。有幾次,媽媽因為太累還暈倒在樓梯上。因為從小看見媽媽的不易,所以他很能體諒媽媽,從不提無理要求。因為看見,所以懂得,繼而感恩。所以,不必在孩子面前掩飾真實生活,創造機會讓孩子看見父母的辛勞和不易。孩子才有機會深入了解父母,進而感念父母帶來的一切。2.懂得示弱,孩子更有擔當每次去閨蜜家玩,我都會被閨蜜的兒子忙著端茶倒水、洗水果而感動到。我好奇地向閨蜜討教教子方法。原來,閨蜜為了提高兒子做事的積極性,激發他的主人翁意識,會主動示弱。例如:下班回家,閨蜜會說,“兒子,媽媽今天有點累,你能幫媽媽把包放好嗎?”兒子很樂意做,并且還會給她拿杯水喝。父母都有身心疲憊、心情不佳的時候,不必每次都在孩子面前扮演鋼鐵戰士。偶爾的示弱,讓孩子幫忙,會讓孩子有被需要的感覺,他的價值感也會油然而生。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就是這么慢慢培養起來的。3.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都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孩子的言行舉止都有父母的影子。要想孩子長大后理解和體諒自己,那父母就得從自身做起,不抱怨原生家庭,不埋怨父輩們不夠體面的工作和生活。唯有如此,孩子才不會被父母的負面情緒籠罩,才能避免“嫌棄父母”的不良行為在代際間傳遞。導演北野武說:“一個人是不是長大成熟,要從他對父母的態度來判斷。當你面對父母,覺得他們‘好可憐’、‘真不容易’時,就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一把年紀,還把‘不能原諒我爸’掛在嘴上的人,充其量是個膽小鬼。”當孩子不再無理地抱怨父母時,孩子就長大了。當父母不再無底線地寵溺孩子時,父母就成熟了。愿所有孩子別懂得太遲,愿天下父母都能被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