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英投資高級副總裁吳珊:全球對沖基金表現及2024年展望
分類: 最新資訊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2-15
閱讀 :174
回望2023年,全球大類資產的收益表現各異,歐洲、美國及日本股票指數分別上漲17.3%, 24.2%以及30.1%,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全年上漲7.1%,原油及大宗商品則下跌11.5%及12.2%。東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吳珊對于追求絕對收益的全球對沖基金而言,據With Intelligence數據,股票策略是2023年表現最佳的策略,收益為10.2%,主要收益來源于上半年美股AI板塊收益及日股持續上漲的推動。固定收益策略全年回報為9.7%,因為第一季度銀行危機的持續影響和貨幣緊縮,增加了該策略的機會。宏觀策略全年回報為4.3%,比2022年的低迷表現2.1%有所提高,因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然高漲,為宏觀交易創造交易機會。在過去兩年中,10億美元以上的對沖基金和10億美元以下的基金之間的表現存在顯著的差異,2023年與2020年和2021年的回報一致,較小的基金在對沖基金行業普遍上行的年份中表現更好;規模較大的基金平均而言在更具挑戰性的市場環境中能夠提供更好的下行保護、資本保值和正回報。在2023年,基金經理保持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是成功的關鍵。2023年,全球對沖基金行業的變化也體現在多管理人多策略的平臺型基金的不斷擴張上。包括Citadel、Bridgewater、Millennium、Point72等平臺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興趣。平臺型基金是一種將資金分配給多個投資組合經理(PM)的平臺,每個PM團隊獨立運作,追求低波動、高風險調整收益率的策略。這些基金通常采用多策略、市場中性、對沖和高杠桿的方法,對PM團隊有嚴格的規則和風控要求。它們的資產、業績和人才都超過了其他類型的對沖基金。自2017年到2022年,這類平臺基金的總管理規模增長約150%至約3100億美元,同期整體對沖基金行業規模僅增長約13%至35萬億美元。平臺基金采用了一種高于傳統的2&20的費用結構,稱為“穿通式”結構,用于支付招聘等費用,這使得它們能夠吸引和留住頂尖的基金經理,而相對小型基金則難以與之競爭。此外,這些基金的優勢在于規模效應,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在數據分析、交易條件和風險管理上。 海外的投資者對平臺基金的興趣,主要來自于他們在波動性大的市場中創造超額收益以及控制風險的能力,但是平臺型基金的復雜性,也決定了投資者無法就基金以及基金公司本身,完成足夠深入的盡調。相較于平臺型基金,更容易讓投資者深入了解的單策略基金依然占據主要市場。其中,在Hedgeweek于去年12月發布的投資者調研中,套利或者相對價值策略類是目前投資者最感興趣的策略,股票多空策略今年關注度有所提升,部分的原因來自于市場貝塔提升,比如美股大市值科技公司。除此之外,在私募信貸領域,投資者也計劃持續增加對于不良資產以及直接貸款基金的投資。2024年,東英資管將繼續協助亞洲優秀的基金經理打造他們的海外基金策略,在積累業績記錄的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選擇。與此同時,我們也在香港打造領先市場的QFI平臺,為海外投資者提供便捷路徑,投資于中國本土絕對收益策略。我們正處于一個結構性不同的時代,通脹、利率、波動性和分散性都不太可能完全回歸到以前的水平。因此,中長期內將有更多的絕對收益機會和有利于對沖基金回報的環境。對于海外投資而言,投資者可以保持一定比重的絕對收益策略,以降低對方向性的依賴,提高投資組合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