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開小紅書賬號發聲又秒刪帖,行為是否踩合規邊界?
分類: 最新資訊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5-12
閱讀 :221
近日,東興基金的基金經理李兵偉在小紅書平臺上注冊了名為“奔跑的Alpha--李兵偉”的個人賬戶,并接連發布了兩條筆記。該行為引發網友們的關注和熱議。來源:小紅書截圖在筆記中,李兵偉稱,自己是央財金融學碩士,近15年投研經驗。目前擔任東興宸祥、東興興晟、東興宸瑞、東興中證消費50、東興連眾、東興未來價值基金經理。他還表示,自己先后在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資產管理部、東興證券基金業務部、東興基金從事權益研究與投資工作。“從業經驗的豐富和時間的沉淀,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投資理念和系統,很高興能跟大家做個匯報。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目前的投資系統的話,就是‘守正出奇’,注重本質和實質,追求簡單和純粹,同時借助量化手段提高勝率。”李兵偉在小紅書平臺表示。雖然李兵偉剛入駐小紅書,但該賬號馬上就吸引了超500位粉絲。而對于李兵偉發布的筆記,網友們更加關注的是,上述言論是否符合公司合規要求?5月11日下午,記者登錄小紅書查詢時發現,前述筆記已被刪除,李兵偉也同步修改了賬號頭像。公開資料顯示,李兵偉目前共管理6只產品,合計規模為7.11億元。從李兵偉在管的6只產品的表現來看,他所管理的基金各項排名均比較靠前,6只基金產品中,4只為正收益,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雖然是負收益,但在同類公司中排名還算比較靠前。制圖:南都·灣財社那么,對于基金經理李兵偉在小紅書平臺開賬號并實名發布小紅書一事,東興基金方面是否知情?上述行為是否經過合規部門審議和公司允許?基金經理注冊小紅書個人賬號并發布筆記的行為是否存在合規風險?針對此事,南都·灣財社記者向東興基金官方郵箱遞交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并未獲得回復。5月11日下午,記者又多次撥打東興基金官方客服電話,不過電話均未接聽。記者以“公募基金經理”為關鍵詞搜索,并未發現有基金經理在小紅書實名發帖。對于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經理在社交平臺開通個人賬號或發表觀點是否有所限制,有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經理以職業身份公開發表觀點應被視為執業行為,發言內容都應進行合規性審查。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很多基金經理在天天基金和螞蟻財富上會有賬號,因為這兩個賬戶是基民的大本營。并且這些內容都是經過合規部門審議過的,由公司的互金部門負責,發在這兩個平臺主要是為了投教。不過在小紅書平臺開個人賬號實名發布的,業內此前還從未有過。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基金經理通過公共平臺公布自己的定投計劃已經成為風靡公募圈的一大趨勢。除了此前華夏基金上線的“基金經理定投團”,還有多位基金經理主動展示自己的實盤賬戶,通過“曬實盤”的方式陪伴投資者、引導投資者理性操作。不過,上述操作也引發了不少合規爭議。此前就有行業人士指出,基金經理自購屬于重要信息,應該通過正式信批的公告形式對全體投資者披露,而目前這些基金經理都是通過支付寶、天天基金等渠道公布自己的定投行為。當前,業內對于基金經理組團“定投”這件事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首先,基金經理公開定投計劃有沒有涉嫌信披違規,是否“合法”;其次,建立定投微信群有沒有涉嫌直接對投資者提出明確的投資建議、誘導甚至誤導投資者,是否“合規”。華林證券資產管理事業部董事總經理賈志此前曾表示,這主要還是看定投的策略:“如果是定期定額,只是基金經理推廣自己的產品,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是不定期不定額,要給客戶指導買賣時點,就涉嫌違規了。”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羅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