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我正專心致志地在診察室里檢查病人,忽然,候診間傳來大聲的哭喊。出去一看,原來一少女正坐在地上,淚流滿面,蓬頭散發。問她是怎么回事,對方不說話,自顧哭喊不止。于是,我告訴其他病員及其家屬,這少女應該優先就診。
進了診察室,我勸她安靜坐下。她拭去眼淚,不一會兒哭也停止了。她說胸悶得厲害,透不過氣來,要喝點水……
我詢問了她幾句,但她欲言又止,好像有些話不好出口。我看出了她的心思,就請陪她來就診的父母暫時到外面休息,讓我與她單獨進行交談。
少女和心理醫生的對話
心理醫生:你多大了?在上中學嗎?
少女:我16歲,是高一學生。
(隨便聊了幾句之后,她的心情已然相當平靜。)
少女(情緒低沉地):我的父母關系很不好。兩人經常爭吵。嚴重時還要動手打架。有時甚至拿刀互相威脅。我常常提心吊膽,但又不敢勸阻他們。有一次,我鼓起勇氣上前阻止,結果反而被我爸打了一頓。
心理醫生;你覺得這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少女(輕輕嘆了一口氣):時間一長,我就連上課的心思也沒有了,老怕家里出事。我的學習成績下降得很厲害。每次看到或想起他們吵架的情景,我就感到心里憋著一股氣。覺得透不過氣來。有時這股氣還會上升到頭部,此時,就控制不住要大喊大哭。或爬在地上.這樣之后心里會舒服許多。
心理醫生:你認為這樣做好嗎?
少女(沉默了一會兒):我想……這是一種心理障礙吧!但我實在控制不住呀!醫生,您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心理醫生:你父母平時對你好嗎?
少女:說實話,父母對我從來都是百依百順的。我也確實有些任性:愛聽好話.受不起批評,稍不稱心,就要耍脾氣。
心理醫生:可以舉個例子嗎?
少女:好吧。有一次,我想買音響,結果他們不同意。于是我就哭鬧了一回。結果父母還是依了我。所以,每當父母爭吵劇烈時.我就去房內大哭,他們聽見了也就不敢再吵了。
(聽了她的這番敘述,我明白了,她患的是癔癥。)
心理醫生:這么看來,你的心理障礙并不嚴重。你有點癔癥的性格特點,但這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此外,家庭環境因素給你造成了精神上的刺激。不過。我會對你的父母做工作。這兩方面正是你發病的原因所在,你要認清這樣的事實。我再給你開點能穩定惰緒的藥。我相信你會康復如初,你的學習成績也會趕上去的。
(聽了這一番勸解之后,她微笑著滿懷信心地走出診察室。)我告訴少女的父母……
接下來我又找她的父母做解釋。我告訴他們她患的是癔癥,他們應注意幾個問題:
1、他們的女兒存在不健全的個性,這與父母對她的過分寵愛有關,養成了她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以致受不起絲毫刺激。一旦遇到逆境或不愉快的事.就會出現強烈、過分的惰感反應。另外.家庭人員的不和睦也是造成她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希望他們能重視女兒的心理健康,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
2、平日在女兒面前應避免表現得過分緊張.也不要漠不關心,或無原則地遷就。尤其當她癔癥發作時,家屬一定要冷靜,否則只能加重其病情。
3、要關心女兒,對她要熱情些。遇到具體問題時要因勢利導,不可直接批評,但又要在適當時候指正其存在的問題;女兒的合理要求可適當滿足。
4、發現女兒性格有改善、有進步時,要給予鼓勵。
5、那些穩定情緒的藥物有利于防止疾病復發,但不是根本性措施。
少女的父母聽著我的說明。不斷地點頭表示會意。
下一篇:身處互聯網時代的婚姻困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長期不良暗示影響身心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