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案例:趙鵬(化名)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藝術總監,才華橫溢、正直豪爽,但就是一點不好――愛發火。趙鵬說,媽媽第一次見準兒媳時就說“我這兒子哪都好,能干、吃苦耐勞、工作體面,但就是脾氣壞”。新婚時,趙鵬因為妻子把鑰匙鎖在家里,就沖著她一通亂吼,當時妻子表現得很寬容。可是日子久了,她發現丈夫動不動就發火,什么碗沒擦干就放進柜子、書看過后沒放回原位、衣服堆著沒洗等,即使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讓他大動光火。為了丈夫的壞脾氣,夫妻倆不知吵了多少回。
在單位中更是如此,現在廣告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稍有差池就可能被對手占得先機。因此,趙鵬壓力很大,對下屬要求甚是嚴格,發火的次數當然數不勝數。趙鵬來咨詢時說:“我無意中聽到幾個下屬說,一看到我來了,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唯恐我發作。”甚至因此有同事很不滿,一紙訴狀遞到了主管的辦公桌上。趙鵬說,愛發火的毛病讓他在工作中樹敵不少,但自己真沒惡意,只想把工作干得更好。
指導:其實,趙鵬遇到的困惑,很多人都深有同感,到了咨詢室就迫不及待地問該怎么辦。你看看,這是不是又犯了急躁的毛病?先平靜一下心情,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愛發火的人往往具有“訴諸行動”傾向,容易用行動而不是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比起用語言克制地描述自己的憤怒,他們那種用行動發泄憤怒的辦法更容易產生破壞性作用。因此,他們需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細膩地體驗和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學會一些表達情緒的詞匯,比如“我感到憤怒”,“我感到受傷害”,“我是因為傷心才生氣”等。通過訓練,能夠使愛發脾氣的人學會用描述性語言來表達憤怒,而不是通過暴怒的方式。
其次,愛發脾氣的人往往內心沖突多、矛盾情感多,內心沖突導致對他人的苛求和不滿,把連自己也做不到的要求強加于別人身上,當別人不能達到他們的高要求、不能滿足他們的矛盾需要時,他們的憤怒就一觸即發。他們總好像在指責別人,不停地埋怨現實狀況,而且對于別人的不耐煩感到受傷和憤怒。因此,當他們感到自己內心在“打架”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回避,所謂眼不見心不煩。一般及時遠離這個環境后,注意力就會轉移,內心會漸趨平靜。
最后,他們在發脾氣時不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經受暴怒后受傷的感覺,而只是滿足自己一時的情緒沖動。所以,不妨在情緒好時,跟伴侶或同事來個“身份互換”,讓對方扮演發火的角色,你親身體驗一下那種受傷的感覺。我們在實踐中發現,這是比較行之有效的辦法。
下一篇:癲癇引發夢游癥拿菜刀去搶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理醫生:“心靈反鎖”高二學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