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愛情恐懼襲擊都市“單身貴族”。什么是愛情恐慌?當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在無名指上套上指環時,自己仍是形單影只地獨守空房,心里的不甘造成了對愛情和婚姻的急切盼望,這就是愛情恐慌。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隨著網絡在人們生活中影響力的加大,不少人開始選擇在網上“下載”另一半,而在網絡上,男人和女人們對于愛情的期待與恐慌也更多更直接地暴露出來。
學歷越高恐慌越晚
愛情恐懼襲擊都市“單身貴族”。不免感到意外,學歷居然是左右“愛情恐慌年齡”的一個重要因素。只要到大大小小的紅娘網站上搜羅一下就會發現,學歷不同而造成的恐慌年齡段區分相當地明顯。女性:大專22歲,本科和碩士25歲,博士27歲;男生:大專22歲,本科23歲,碩士25歲,博士28歲。但總的來說,25歲才是愛情恐慌成規模出現的年齡段。
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總結出一條規律:愛情的恐慌幾乎都是發生在完成學業后一至三年間。
這段時間里,足夠大多數人找到一份較滿意的工作,當固定了物質基礎后,尋找感情的念頭就開始在腦子里跳了。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似乎是明智的,學歷越高就代表自己的能力越強,愛情的競爭力可能也會加強,因此,這樣的自信從心理上就導致了愛情恐慌的年齡劃分。
愛情恐懼襲擊都市“單身貴族”。如此看來,學歷的高低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收入的富貧,而且還可以成為自信的資本,讓自己對婚姻更加地有信心。
男人女人“同時”恐慌?
從世紀佳緣的會員結構分析,25歲是道門檻,好像邁過這道檻以后,所有的男人女人都幡然醒悟,急慌慌地想找個人把終身大事來個了斷。
愛情恐懼襲擊都市“單身貴族”。按傳統思路來理解,過了25歲的女人擁有一顆待嫁的心很容易理解。大多數的婚姻中,年長的都是男性,姐弟戀尚未能成為主流。于是問題便產生了,年輕女子都很快地意識到知道自己的青春韶華是一種不易保存的“消耗品”,開始擔心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老大難。如果25歲還沒找到愛情的出路,那不慌才怪。
愛情恐懼襲擊都市“單身貴族”。那男人呢?這有點奇怪。為什么自詡30一朵花的男人如今會變得這么猴急?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為,猴急的男人們相對女人來說,更多的是在抱以一種觀望或者試試看的態度。畢竟,從結婚年齡來說,男性普遍要高于女性。那么,男人的愛情恐慌就扯了假水,男人女人同時在25歲恐慌也就成了一種假象。按男女婚齡的相差來算,估計男人的愛情恐慌比女人的晚三年。
三高女人最危險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25歲至30歲之間的會員找到朋友的可能性最大,也是婚介和交友網站上的當紅炸子雞。而過了30歲后,耍朋友的成功曲線圖就會一路看跌,困難度成幾何級增長,尤其是女性。
其中,高學歷、高薪、高年齡的三高女性最不被看好。高年齡是高學歷、高薪后的必然結果,一般三高女人大多在30歲以上。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多數男人都覺得,在婚姻里男人必須強過女人,于是擁有三高的女人無可爭議地給男人們帶來了壓迫感,難以靠近。很多男人便不愿意在與三高女人的婚姻中傷害自己的自尊心。
愛情恐慌,是一種常見“病”,而且會傳染。其實有些人獨處時并不會覺得沒有愛情有什么不妥,只是當看到旁人卿卿我我時,心里馬上痕癢難忍。這只是將眼前的畫面聯系到自身以后產生的幻想,而并非嫉妒作祟。
25歲左右,可以說是人對情感的認知真正發育成熟的年紀,這個年紀人的思想,往往是感性的因素大于理性,對愛情的渴望是最熱切的。所以,愛情恐慌常常會在這個時候第一次得到爆發。而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在各種壓力的逼迫下,很多年輕人無暇或是無力去認真維持一段感情,當內心對愛情的渴望越來越熱烈時,恐慌的癥狀也就越來越嚴重。
愛情恐懼襲擊都市“單身貴族”。很多人都不屑于面對自己的愛情恐慌癥,其實這并不是什么羞恥的事。不要為了得到愛而去刻意追求什么,順其自然、放松心態、好好珍惜眼前人,愛情就會如愿以償地到來,恐慌也就不再。
下一篇:三歲幼童竟也會“打手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好斗或是自卑者的表現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