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之所以現在在社會上一些年輕人畏畏縮縮不敢去做一些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因為從小的時候開始,家長就沒有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導致自卑影響到了心理健康。那么,家長怎么去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一、親身做寶寶學習的榜樣
1、展示你的行為
利用你的日常行為,讓寶寶看到你如何用平靜和積極的方式去處理日常的情況。這是讓孩子學習最快速的方式。
2、教導孩子積極
當遇到不愉快或令人沮喪的事情時,教導孩子如何以積極的態度去做出反應和處理事情。積極的態度可以在很多方面幫助到孩子
3、如何處理情緒
如果你對某些情況生氣。給自己一個冷靜的機會,并且展示你的孩子,你是如何分散自己的情緒,并且冷靜一段時間后,更妥善的處理事情。
二、接受并承認孩子的情緒
1、從不取笑孩子
從不在孩子或其他人的面前,取笑孩子。讓孩子顯露情緒可以幫助他控制自己的感覺,并且以更好的方式去表達自己。
2、學習接受自己
當孩子開始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時,他會學著接受自己的行為,并且了解如何讓自己更好的運作,不再任由情緒控制自己。
三、試著同情你的孩子
1、情緒并不可恥
當你同情你的孩子時,會讓他感到安全和對自己有自信。同情你的孩子會讓他知道,他的情緒是重要的,不需要感到羞恥或隱藏。
2、不完美是好的
當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時,必定會感到有些內疚和不安。同情孩子會讓他知道,他不需要總是維持完美,而且這樣是好事。
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家長還應該注意與孩子溝通,去不斷的鼓勵孩子與自己或者是其他人交流,這樣孩子就可以更有自信去處理一些問題。而且,當孩子表達的特別好時,家長就應該給予鼓勵。
推薦閱讀:孩子犯錯能幫助心理成長
下一篇:孩子頂嘴是好事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件事扼殺寶寶交往能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