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一”要什么“我要你能陪陪我”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7-22
閱讀 :355
新華網沈陽6月1日電(傅雅妮、陳光明)“六一”來到的時候,許多家長在為送給孩子什么禮物而煞費苦心,有的不惜金錢為孩子買來高檔玩具、書籍或學習用品,有的買來時尚漂亮的衣物,有的帶孩子到飯店等消費場所……然而,孩子們最需要的是什么樣的禮物呢?一位教育專家語重心長地說: “孩子們在物質上已經夠豐富的了,家長倒是應該在如何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和怎樣盡可能地多抽出些時間陪伴孩子上再花些心思。” 家住鞍山市鐵東區的一位小男孩,自從其父母離異后,他再沒有見到自己的媽媽,爸爸也遠去南方做生意了。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小男孩與爸爸的所有交流就是約每周一次的電話。“六一”前夕,爸爸從遠方給他寄來了一套價格不菲的百科全書。翻著精美的畫冊,孩子卻沒有過多的興奮,他對爺爺說:“如果爸爸能回來一趟該有多好……” 筠筠也是個家境優越的孩子,母親經營一家飯店,整天喊累;父親又好像有數不清的應酬,她的飲食起居全部由保姆負責。上小學三年級的筠筠在《爸爸》這篇作文中這樣寫道:“我好像有好幾天沒有看見我的爸爸了,每晚他回來的時候,我已經睡著了,早晨阿姨送我上學的時候,他還沒有起床。每到‘六一’兒童節或是我的生日的時候,爸爸都會送給我一件我非常非常喜歡的禮物,可是,我多么希望他能陪我痛痛快快地好好玩一玩呀……” 一位姓郭的母親與記者坦言,她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想來心里真的是很慚愧。因此,她決定“六一”給孩子買一套漂亮的衣服,再領孩子到游樂場玩玩,好好地補償一下。 一份資料表明,目前兒童患孤獨癥的人數是以往的3.5倍。專家認為,這與家長工作緊張,無暇陪伴孩子或對孩子缺乏耐心有關。鞍山市康寧醫院科主任鄭紅介紹,兒童孤獨癥很難治愈,鞍山市每年大約會出現兩、三個病例,都要送到北京等地進行治療。雖然患上孤獨癥的屬于個別現象,但很少與家長進行溝通的孩子因為缺乏情感培養,都比較孤僻內向,長大后容易出現人格方面的問題。因此提醒家長:在為孩子提供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應多關心孩子的精神生活。 一位小學校長頗有感觸地對記者說,我們身邊有將近一半的家長與自己的孩子溝通時只談學習,且多用命令的口吻。家長對孩子的尊重,是良好溝通的前提,因而家長應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比送任何禮物都重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