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研究顯示:青少年性行為和嗑藥會提高憂郁癥風險,而非憂郁癥提高他們性與嗑藥的行為。
憂郁癥可能是青少年危險行為的結果,而非起因。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青少年的性行為或是藥物濫用,提高一年之后他們罹患憂郁癥的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結果挑戰了青少年變成性欲強烈或是專注于藥物使用,是為了調解自身憂郁癥的這種想法。
太平洋研究與評估學會的研究人員Denise Dion Hallfors在一篇新聞稿中表示,來自這項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憂郁癥伴隨在物質濫用與性行為之后,而非之前。
性、嗑藥先出現然后才伴隨憂郁癥
在這項發表于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一項全國性調查的資料,包括超過13,000位7-11年級的青少年,這些人在1995年接受面訪之后,然后,在一年之后再一次接受面訪。
整體上,這項結果顯示,性和藥物使用與第二次面訪時患有憂郁癥的風險增加有關,但是憂郁癥并沒有預測未來的危險行為。
研究人員表示,藥物實驗和性活動都與青少女未來罹患憂郁癥的風險增加有關;在青少男中,只有高風險的行為,像是狂飲,與未來的憂郁癥風險增加有關。
舉例來說:
曾經嘗試過嗑藥以及性行為的女孩,比起那些自制的女孩,較可能變得憂郁的機會是2-3倍。
抽過大麻的男孩,比起那些沒抽過的男孩,容易變得憂郁的可能性也超過3倍。
從事狂飲的男孩,比起那些戒酒者,容易變得憂郁的可能性是將近5倍。
憂郁癥仍會提高風險
雖然憂郁癥并不會影響青少男的危險行為,但是研究人員發現憂郁癥與某些青少女的一些行為有關。
明確地說,憂郁癥會減低不嗑藥與不喝酒的女孩發生高風險行為的可能性,但是會增加已經嘗試過嗑藥與喝酒的女孩發生這些風險行為的機會。
研究人員表示,對于女性,甚至是適度的參與物質使用和性嘗試都會升高憂郁癥風險;相反地,做這些試驗性行為的男孩則顯示極少的風險增加,但是狂飲和經常抽大麻會造成大量的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結果顯示嘗試物質使用和性行為,以及其它因素,像是逃學逃課和社會隔離,都可能是父母親以及健康醫療專家應該仔細觀察的青少年憂郁癥的跡象。
識別青少年的憂郁癥
患有憂郁癥的年輕人可能對于處理應付日常活動與責任會有困難,與其它人相處也有困難,而且蒙受自尊較低所苦。
憂郁癥不僅僅只是偶爾會感到憂郁沮喪;它是一種持續的情況。
以下是要小心注意的一些憂郁癥的跡象和癥狀:
< align="right">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1頁 1 2 >
編輯:xinwei 來自: >>>下一篇:爸爸我不想做你女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厭母親傾向”誰傷了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