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我的兒子王根19歲,是哈爾濱市第三中學高中三年級的學生。他曾經(jīng)是全國“宋慶齡獎學金”獲得者。但他的學習成績并不拔尖。十幾年來,我重視孩子完整的社會人格和心理人格的培養(yǎng),使他成為品學兼優(yōu),全面發(fā)展的中學生。
孩子出生36天時,我考取了哈師大教育系本科函授班,通過學習,掌握了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我決定在孩子身上搞實驗。我按照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在不同年齡段,進行不同內(nèi)容和方式的教育。如:每當把孩子送進幼兒園或?qū)W校時,我都有針對性地說上一句話,“媽媽等著你的好消息”,這樣,孩子會有一種強烈的心理體驗。久而久之,我們都能走進對方的內(nèi)心世界。
王根的父親生前是一個大型企業(yè)的董事長、總經(jīng)理。由于家里沒有會客廳,每當有工人來談話,他父親都要關掉電視。開始王根不理解,他爸爸告訴他,“兒子,來找爸爸辦事的每一個人,都比電視節(jié)目重要。”就這樣,他父親愛事業(yè)、愛同志勝于愛子的做法,潛移默化地教育了兒子。
家長與孩子矛盾的焦點,往往在學習上,似乎孩子的學習成績,總也達不到家長的滿意。在這個問題上,我與兒子有個承諾,叫做“學的踏實,玩的痛快”。就這樣從小到大,他有很多的時間去做他喜歡做的事。在實踐中,他學到了許多知識。
1998年我丈夫患病,使一個溫馨、幸福、美滿的家庭失去了平衡。一天,我丈夫把兒子叫到床前說:“兒子,我該給你講講你媽媽的故事了,不然,恐怕沒有機會了。”兒子盡管很傷心,但平靜地說:“爸爸,人生有三步曲,親愛、恩愛、憐愛。你與我媽媽年輕時的親愛我沒有看到,你們中年的恩愛我看到了,雖然你沒有到老年,但你已經(jīng)提前享受了老年時期的憐愛,爸爸你不必傷心。”我丈夫流著淚對我說:“曉凡,我可以放心地走了,孩子長大了。”
十幾年過去了,我和愛人給孩子的獨立而又平等的愛,應該說結出了一顆懂得愛、理解愛的果實。面對生活上的無奈,孩子挺過來了,他學著家長的樣子,把痛苦留給自己,把幸福留給別人。用堅強、健康的心理迎接著人生的考驗。
下一篇:心理問答:我的成績?yōu)槭裁瓷喜蝗?/a>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模仿式教育的魅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