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新手爸媽在育兒時常會遭遇一些問題。為此,筆者特別歸納了以下7個細節以及對策,希望能助新手爸媽一臂之力。
Q1:媽媽怎樣與1歲以內的交談?
A: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他渴望與媽媽交流。媽媽可以用這樣一些方法與交談:
在給寶寶喂奶時、在哄寶寶睡覺時,親切地注視著寶寶,呼喚寶寶的乳名,與寶寶說話。當寶寶發出聲音時,媽媽不斷地點頭微笑,用同樣的聲音回應寶寶。每次照料寶寶時,不要忘記與寶寶說話,如:“媽媽要給寶寶洗澡了,這是沐浴露,這是洗澡毛巾,這是替換的衣服……”這樣可以將更多的的語言信息傳達給。
Q2:不會爬怎么辦?
A:一般8個月的寶寶就會爬了,但每個寶寶會爬的月齡是會有差異的。有的寶寶長得胖,使得四肢撐不起身體的重量而延遲爬的時間;有的寶寶在這之前缺少翻身、踢腳等活動的練習,也影響寶寶爬的動作發展。一旦發現了這個問題,媽媽每天要給寶寶做練習。比如:放一個好玩的玩具在寶寶的身體前方,逗引寶寶,同時媽媽一手托住寶寶腹部,一手頂住寶寶的雙腳,促使向前爬去拿玩具。
Q3、怎樣給朗讀?
A:朗讀是親子間一種特別有效的溝通方式。媽媽將寶寶抱在懷中,一邊看書一邊朗讀,親子身心的接近,使寶寶注意力集中,可營造一個寧靜舒適的朗讀氛圍。建議媽媽在每天固定的時間給寶寶朗讀,如睡覺前的時間。這時,媽媽可以一邊翻頁、一邊朗讀,注意語言的結構、韻律。朗讀時,媽媽要讓寶寶觀察圖畫,以幫助寶寶理解故事。有些優美的句子或寶寶感興趣的句子,你可以重復念,或者讓寶寶跟著讀。如果寶寶要求反復朗讀某個故事,媽媽要滿足的要求。
Q4:怎樣讓獨生子女與同齡一起玩?
A:寶寶1歲以后,就渴望與朋友一起玩。雖然這時的寶寶還不會與朋友合作游戲,但是他喜歡旁邊有朋友。寶寶們一起玩時,他們會相互觀察,有時會模仿其他寶寶的玩法,如看到對方敲積木,他也會學著敲積木;對方對他笑,他也對對方笑。這就是最初的交流。建議媽媽經常讓寶寶和同齡的寶寶交流,彼此問個好、握一下手、換一樣玩具、說一聲再見。這樣,最初的人際交往就開始了。
Q5:怎樣給欣賞?
A:專家認為嬰兒欣賞音樂的能力是驚人的,不要以為他們聽不懂,只要是旋律優美的、格調高雅的,都可給寶寶播放。寶寶快要入睡時,播放安靜、柔和的音樂;游戲時,播放愉快、活潑的音樂;進食時,播放優美、活潑的音樂。注意的節奏要慢一些,每次不超過15分鐘。音量不宜太強,多反復,以便識記。同時,請注意聽時不要說話。
Q6:家里有許多玩具,可都不感興趣怎么辦?
A:這時我們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法,把寶寶不感興趣的玩具裝在箱子里遮蓋起來。過一段時間,再將這些玩具拿出來,這樣寶寶會感到新鮮,又高興玩了。同時,請注意每次給寶寶添置新玩具時,媽媽要耐心地與寶寶一起玩一段時間,使寶寶掌握基本的玩法,這樣寶寶會在此基礎上不斷開發、探索新的玩法。另外,媽媽要記得不斷贊美寶寶的游戲作品,夸獎寶寶積木搭得好、拼圖拼得好等,使對游戲產生興趣,建立自信。
Q7:要不要介入的游戲?
A:專家認為,在寶寶專注地游戲時,不要介入寶寶的游戲。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智能建構模式,在自我的探索活動中,不斷地在積累、建構。成人的所謂指導往往占用了他們探索、獨立思考創新的空間。所以,孩子游戲時,你不妨在一邊靜靜地觀察。如果孩子有需要,你再回應。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