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何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在這個過程中我有如下體會。
昨天晚上,一貫熱心的鄰居朱阿婆又來給桐桐送吃的,桐桐吃了幾口之后,朱阿婆故意說:哎呀,真香啊,外婆(一直讓桐桐稱呼她外婆)也想吃了怎么辦呢?話音剛落,桐桐已經把碗推到朱阿婆的嘴邊,示意她吃。
這是桐桐的習慣,每次吃東西都喜歡跟周圍的人分享,每每讓朱阿婆贊不絕口,夸桐桐善于分享,是一種很難得的好習慣。但桐桐讓朱阿婆開心的事情并沒有到此為止。
吃完輔食后,桐桐又把放在不遠處的桔子拿過來,遞給朱阿婆讓她吃,見朱阿婆接過去后沒有吃,便用小手在朱阿婆手里的桔子上做剝開的動作,然后把自己手里的桔子剝開一點點讓阿婆看,好像在說:要把桔子這樣剝開才能吃。
激動的朱阿婆連連對桐桐翹大拇指,說她雖然不會講話,但心里很聰明,知道動腦筋招待客人,我也很開心,因為事先我也不知道桐桐會有如此出色的表現,連忙給她鼓掌,夸她做的好。
得到表揚的桐桐顯然也很開心,接下來的表現更為不俗:剝下來桔子皮后,我故意問桐桐,“寶寶,你看,手里的桔子皮應該放在哪里呢?”說實話,這種問話只是試探性的,盡管我曾經給她示范過丟垃圾桶的做法,并沒有期待她能做到,但顯然我低估桐桐了。
但見她聽到我的話之后,拿著桔子皮拉起我的手便往通常放垃圾桶的地方走去,走著走著便停住了,小眼睛四處尋找,原來今天早晨我把垃圾桶拿到廚房忘記拿過來了,忙讓她爸爸拿過來放到她面前,桐桐這才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桔子皮丟進垃圾桶,真讓我們驚喜啊,沒想到她不聲不響地學會丟垃圾了。
我們連忙給她鼓掌,夸她做的好,她高興的小臉笑開了花,在這種表揚的力量下,接下來到睡前的這段時間里,桐桐把所剝的所有水果皮都放到垃圾桶了,每次我們都掌聲鼓勵,她顯然很享受我們的夸贊,有時候自己丟進垃圾桶以后,還不忘用小手給自己鼓掌呢!
最近,桐桐諸如此類的好習慣在日漸增多,比如,高興的時候,她會把拿過玩具按照媽媽的指示放進箱子里;吃完東西,如果手頭有紙或手絹,她會自己擦嘴;會自己在水龍頭上洗自己的手……
雖然這些所謂的好習慣不過是小菜一碟,但對于桐桐的每一個進步,我們還是感到很欣慰很驚喜,畢竟,這些看似簡單的好習慣對于一個不到15個月的孩子來說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一向認為,孩子正式入小學之前的整個幼兒時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就是養成一些好的習慣,或說是發展他的非智力因素,而不是認了多少字背了多少唐詩(當然如果同時認些字背些詩更好),因此,在桐桐的早教過程中,我對培養桐桐好習慣的重視要慎于致力因素。
如何有效地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在這個過程中我有如下體會。
一、最重要的是家長言傳身教。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太小什么都不懂,在孩子面前的言行無所顧忌,殊不知孩子有著讓我們吃驚的學習能力,小家伙會把我們的一切行為盡收眼底,時間長了,還會不知深淺、不明是非地找機會給你再現出來。所以,當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很多時候并不是她自己發明的,而是家長不經意間“示范”的,同樣,孩子的好行為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從家長那里“偷學”的結果。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寶寶盡可能多地養成好習慣,就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言行,為了加強效果,還可以在做出示范行為后,及時用語言提示寶寶可以那樣做。
比如,為了培養桐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每次我當著桐桐的面把垃圾放進垃圾桶后,都會對桐桐說“寶寶,你看,垃圾要放進垃圾桶里,就像媽媽這個樣子”。雖然桐桐有時候并沒有反應,但我一直堅信這種身教言傳會有報償的,桐桐昨天主動丟垃圾的表現便是最好的證明!
二、適當運用正強化和負強化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對不經意出現的某種行為給予表揚、鼓勵等正強化,就可以使這種行為反復出現,以致內化為習慣,相反,如果對某種不經意出現的行為予以否定、批評等負強化,就會使這些行為逐漸消除。在培養桐桐行為習慣的過程中,我感覺本科期間學習的這些心理學知識極有助益。
比如,每當桐桐做出符合我期待的好行為時,我都會及時地用翹拇指、鼓掌甚至親吻表示我的贊賞,每每都樂的她有意重復那種行為直至成為習慣,每當桐桐做出“壞行為”時,我則會采取冷處理、不理睬的辦法,讓她自討沒趣,久而久之,這種壞行為就淡化了。
說到這里不由地想叨叨幾句,偶爾會聽其他家長抱怨孩子有這種那種壞習慣,桐桐的爸爸就是這類人,看到桐桐摔東西就反應很強烈地對我說她的脾氣很大,每每這個時候我都要叮囑他不要反應過激,因為對于孩子來說,行為是無所謂好壞的,只有是否有效之分,有時候她摔東西,并不是要刻意搞破壞,而是她某個要求沒有被滿足或者感覺自己被忽視了,想借以引起大人的注意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真的注意到她了、滿足她了或者反應很激烈,對她來說,這種表達方式就是有效的,而且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還會選擇這種摔東西的表達方式,相反,如果你對這種行為不理不睬,則可能讓她感覺自己在做無用功,久而久之,就不大會用這種方式達到目的了。
當然,在正強化和負強化之間,我更多的用的是正強化,因此我特別注意發掘桐桐的優點,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借以從正面培養她的習慣,比如,與其與她的“壞脾氣”做斗爭,不如適當地表揚她的乖巧。正所謂“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三、及時鞏固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習得一種知識之后,如果不及時鞏固,則很容易隨著時間推移遺忘,知識如此,行為亦然,當然,相對于知識,行為一旦習得,遺忘的速度要慢得多,但對于以短時記憶為主的孩子來說,適當的鞏固仍然是必要的,因此,桐桐每次習得一個好行為,我都很注意讓她經常鞏固,比如,昨天她剛剛學會丟垃圾,今天我可能就會不斷地拿垃圾讓她幫我去丟,這樣才能盡快地讓她把丟垃圾這種行為內化為“個體無意識”的好習慣!
以上便是我培養桐桐好習慣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參考價值,更希望有更多的寶寶養成更多的好習慣!
下一篇:5-6歲孩童的競爭心理如何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當孩子遇到困難,我們如何對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