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誠實”從古到今都是一種美德,做家長的應該從小教育孩子要誠實,但是現實卻是,越誠實的孩子越容易吃虧,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誠實總會吃虧的。尤其是工作單位,你誠實了,可能還會得到懲罰,現實的不公平,讓很多家長不知道該不該教育孩子要誠實,怎樣去教育。
家長的顧慮其實不是空穴來風,像上面家長所說的現象,其實的確是普遍存在的,這是社會不良的風氣所致,我們的確在個人力量上無法改變。尤其是吃了虧的家長,更是擔心,如果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個老實誠實的孩子,長大之后孩子會不會受欺負?
回到本質上看問題,我們教育孩子誠實,目的其實并非是為了照本宣科的讓孩子牢記誠實的定義如何,根本的目的在于教育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接下來,孩子還要接受學校里老師的教育和同伴的影響,更要接受社會化的思維與再社會化,孩子們在待人接物方面還會出現千差萬別的變化,但無論是聰明、普通還是愚笨,作為 一個獨立生存與社會當中的個體,人不能缺乏判斷正誤與是非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愚鈍一些,大部分的結果往往是傷財,但如果一個人心術不正,不辨是非,那么結果將是災難性的,而且不僅僅對于它本身。
所以,三字經也好,弟子規也好,從古到今的文化教育我們的,肯定是有道理的,教育是有一個過程的,正規的教育能使孩子有上進心,教育的態度決定孩子的以后,別懷疑教育孩子“誠實”會是一種錯,即使因為誠實犯錯,也會有智慧來保護我們。
下一篇:睡姿透露你的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溺愛是導致孩子患自閉癥的主要原因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