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學生上網熱
分類: 成長物語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1-25
閱讀 :414
在許多中學生眼里,新世紀是與電腦聯系在一起的。從開心游戲、聽CD到網上學習,中學生的身影隨處可見。據有關媒體統計,國內目前上網人員中,15歲至20歲的中學生占有相當比例。一份調查顯示,城市中學有近一半的同學上過網,有條件經常上網的學生占30%。這些同學主要在家里、學校和網吧上網,還有個別在父母單位上網。其中一半的學生承認自己上網只是隨便玩玩,27%的學生認為自己上網是為了獲取有益信息。也有學生說自己上網是為了嘗試新的學習方法,力求掌握新的本領。
網際聊天——中學生最時髦的交際方式
調查發現,聊天室是中學生訪問頻率最高的項目。"今天網上談什么?"是上網中學生的口頭禪。上網以后,常常會發現自己的語言風格發生了不知不覺的變化。在聊天室里,有的語句十分活潑,有的則幽默風趣,有的則深刻精致。小C與小P是一對好朋友,兩個人在學校無話不談,放學后總是準時開始網上交談,每天都要評論班級里發生的事情、作業或者老師等,一聊就是半小時。
網上學習——中學校園的嶄新風景
網上學習漸成時尚。據上海無師通公司透露,從公司的銷售額來看,針對學生的教育軟件銷售情況看好,科利華公司家庭教師軟件在國內擁有30萬用戶,而且這個數字正以每年增長100%的速度上揚。學生電腦市場的廣闊前景,說明網上學習逐漸成為中學生們追求的嶄新的學習方式。
網絡情緣——咫尺天涯的擁抱
在電腦上寫完E-mail,只需輕輕一按,無論對方是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一分鐘內便可到達,而價格只相當于一個市內電話。南方一位網名叫"水仙"的女孩,偶然結識了一位美國中學生,臨別時互留下各自的電子信箱,約定以后"meetonline",雖然遠隔重洋,可"伊妹兒"卻風雨無阻地為雙方傳遞著喜怒哀樂。一次,"水仙"期中考不理想,情緒低落,太平洋那邊的中學生便來安慰她,還送來一幅很逗的畫。就這樣,多日的陰云被驅散了。
網絡綜合癥——悄悄襲來的魔鬼
中學生上網可以開闊眼界和傳播知識。但是,不少學生沉湎于網絡,既耽誤學習,又損害身體。當前學生被網絡"俘虜"的原因是各種商業網頁層出不窮,教師和家長缺乏網絡知識,中學生上網顯得無所適從。
最近,一位連續24小時"泡"在網上的中學生因出現思維障礙而被迫送往醫院治療。該生網齡已有兩歲,經常上網"沖浪",出事時仍坐在電腦前。據心理咨詢專家說,"網絡性心理障礙"患者正在上升,治療此病十分困難,我國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
在美、日、英等發達國家,上網綜合癥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國也發現許多類似的病例。上網綜合癥發作時,全身打顫、痙攣、摔物品,跟"毒癮"發作差不多。"網癮"主要表現是:因擔心電子郵件而睡不著覺;一到電腦前就廢寢忘食;未上網時手指頭出現敲打鍵盤的動作甚至失去自制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