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擔心自己的孩子聰不聰明,將來有沒有出息,所以在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孩子還沒出生之前就對寶寶進行胎教,等孩子出生以后又開始投入到早教當中。可是在育兒的過程中,家長們對早教到底了解多少,下面這些成長物語中的幾個誤區是家長需要警醒的。
一,只對孩子進行教育
早教早教,難道不是應該教育孩子嗎?家長如果這么問就錯了,所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如果家長都不懂,孩子如何能教育好?早教課的意義在于幫助父母建立科學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兒知識,幫助家長及時把握寶寶的敏感期,協助寶寶一起感受新事物;讓家長懂得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的特點、興趣和能力;強調親子互動,使家長通過與孩子共同游戲,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與技能,等等。所以真正受教育的是家長,而關鍵的也是家長。
二,只要老師教的好不管誰學都一樣
報了早教班,可能剛開始幾節課還會過去聽聽,可是后來理由越來越多,工作忙,各種忙,就推脫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來陪孩子參加早教課。其實,早教課的老師,主要是示范和引導,幫助家長和孩子進行互動游戲。最好由父母親自陪伴孩子參加早教班,才能起到受教育的目的。
三,上了早教課孩子就能提前開發智力
早教課并不是讓你的孩子更早的接受教育從而開發智力。其實,早期教育不僅局限于智力開發,早教也不是培養“神童”,早教課的內容還包括為孩子創建一個成長環境,引發孩子的探索行為。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過早教的孩子將來就有所作為,而沒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
四,早教課就是上學
并不是所有的上課都是上學,這只是一種幫助孩子進入交流和溝通的過程,并不是要孩子學會做什么。很多家長喜歡用“會認多少個字”、 “會數幾個數”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然而,早教課的最大意義并不在于教會寶寶唱一首歌、認一個字或者背一首詩,而是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生動有趣,讓寶寶學的開心,在游戲中提高寶寶的獨立性、想像力、記憶力、適應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以上的成長物語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不要以為早教課是萬能的,早教課不是早期的幼稚園,目的不在讓孩子學到什么,而是讓孩子學會接受,學會自己主動交流。家長們既然不想耽誤孩子的智力開發和各種美好品質的形成,那么就從育兒的最基礎方面做起,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陪孩子去上早教課。
下一篇:父母教育孩子時容易犯的小錯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在游戲中鍛煉孩子受挫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