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粗心是令多數家長頭痛的毛病,不少家長想盡辦法也糾正不了孩子的粗心,所以家長就會向各種各樣的辦法來糾正孩子的粗心的問題,但是有的時候家長總是會走入一些糾正粗心的誤區,那么生活中常見的糾正粗心的誤區有哪些呢?
生活中常見的糾正粗心的誤區一:孩子學習主觀上不認真。
其實,對于一部分孩子來說,不是他學習不努力,而是他的學習能力發展不平衡,孩子的聽知覺和視知覺是影響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這部分孩子說他們粗心,他們是冤枉的。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他的能力沒達到。
生活中常見的糾正粗心的誤區二:片面關注學習習慣,忽視做事的條理性。
學習上細心的習慣與生活習慣不可分,那些做事丟三落四,缺乏條理,不能堅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學習上容易粗心。家長應該從小讓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時候讓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點時,幫著洗碗。
生活中常見的糾正粗心的誤區三:家長任意懲罰。
比如:抄十遍書、每天做50道口算題等,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厭倦,過度單調的重復,引起孩子的反感,欲速而不達。
孩子學習情緒的好壞,對學習的影響很大。在學習成績出現差異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經常誤解孩子,認為他貪玩,心思不在學習上等。家長的批評,甚至打罵,使孩子心理受到嚴重的挫折,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學習的信心,雖然看他坐在桌子旁學習,其實心早就飛了。
以上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糾正粗心的誤區,正是因為家長總是處于這些誤區里,才使得孩子沒有辦法遠離粗心這個問題。
下一篇:大學生的嫉妒心理從何而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母愛的錯位誤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