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有什么作用?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希望,而在現在的家庭生活中,往往是母親擔任更重要的角色,可事實上,想要孩子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長,不能夠缺少父親的陪伴。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賴安(Ryan)用貝氏嬰兒成長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Ⅱ)研究得出,在2歲時,兒童得到父母的參與和支持越多,兒童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會發展得更好。
當然,媽媽在我們的童年中扮演的角色固然重要,我們第一次叫人,發出的聲是“mama”,我們在嬰兒期很多事都離不開媽媽;但是,爸爸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有很多事是媽媽辦不到的。
爸爸特有的作用美國西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蒂奇曼 杰(Teachman Jay)在研究中發現,有父親參與教養的兒童,他們的閱讀和數學成績比那些沒有父親在身邊撫養的兒童更好。
在另外一個研究中,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心理學家娜塔莎 J 卡布雷拉(Natasha J. Cabrera)發現,父親是否參與兒童的教養影響著2-3歲兒童的智力測驗分數。在對國內兒童的研究中,還發現父親的教養影響著12歲兒童的學業成績。
與雙親家庭相比,在沒有父親的單親家庭中,兒童通常存在更多內在的問題,例如:容易悲傷、社會退縮、焦慮等;同樣,也會有更多外在的行為的問題,例如:沒有父親撫養的孩子,他們的攻擊性可能更強、更加沖動、或者更可能有多動癥。
比起雙親家庭的兒童,這些兒童更可能會做出反社會的行為;而親生父親不在身邊撫養這一點,是很難彌補的,即使社會經濟地位很好,或者成長過程中有繼父的參與,還是很難彌補這一點。
通過以上的內容了解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孩子成長的這個過程當中,孩子離不開父親的陪伴,而只有孩子得到父母雙方的關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才可以帶來幫助,對他今后的生活也是有利的。
推薦閱讀:想要孩子聽話?別再大呼小叫了
下一篇:千萬不要體罰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啃老族中國家庭教育的大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