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培養孩子慷慨有什么好處?其實每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以及生活當中的為人處事,和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是存在比較大聯系的,而且心理健康研究發現,在生活當中比較慷慨的孩子,其實身心更健康。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教會4歲的孩子如何去幫助別人,有利于他更健康地成長。
研究者選取了74名4歲的兒童,進行了一項試驗。孩子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可獲得代幣,游戲結束可用代幣兌換獎品。在試驗過程中,研究者在孩子的大腦部位安裝了電極,監測心率和迷走神經(用來測量大腦所承受的壓力)。試驗結束后,孩子們被告知,可把部分或全部代幣捐給因生病而不能參加這項活動的同齡兒童。
捐贈過程保密,孩子們只需把代幣放進一個密封的盒子里,研究者取走時并不打開。結果顯示,最慷慨的孩子,迷走神經張力的讀數最高。這意味著他們感覺更為安全平靜,能更好地通過迷走神經來控制壓力水平。而這條神經能夠調節從大腦到身體的壓力,促進孩子們在發育過程中身心健康、茁壯成長。這項研究成果提示,培養孩子的利他主義傾向是提高他們身體健康和心理幸福感的一種有效途徑。
或許在生活當中,很多人對孩子的這些心理常識都不太注重,但是希望家長能夠明白,當我們更多的去了解孩子的這些心理健康問題, 那么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才可以帶來正確的引導作用。
推薦閱讀:嬰幼兒有沒有心理問題呢?
下一篇:家庭冷暴力損害孩子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這些話孩子最不愿聽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