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國獨生子女有自戀心理傾向,獨生子女自尊水平偏低,除了傳統的自身和個性因素,生理變化也會影響自尊水平的高低。此次研究發現:體重越重,自尊水平越低;對自己身體形象越不滿,自尊越低;牙齒畸形程度越高,自尊越低。相反的,外表越好,自尊越高。
2010至2011心理學學科發展報告中一項關于我國公眾自尊水平的調查顯示:獨生子女自尊水平偏低,小學生自尊水平最高,到初中階段降至最低,然后從高中開始回升,并持續到大學和成人階段。另外,針對10萬名6至15歲少年兒童的調查研究顯示,從小學四年級起,相鄰年級的數學成績差異增大。
自尊的性別差異幾乎為零,獨生子女自尊水平偏低,總體上男女兩性沒有明顯差別,但年齡卻在調節性別差異的大小,具體來說,自尊性別差異大小隨年齡增加呈倒U型趨勢。從青春期開始男性大于女性,且這種差異隨年齡增長而加劇,到青春期晚期達到頂峰,大學階段后男女自尊的差異又逐步縮小。然而,進入老年階段后,女性的自尊水平又開始高于男性。
同時,非獨生子女的自尊水平普遍低于獨生子女。獨生子女自尊水平偏低,但最新研究發現,我國獨生子女有自戀傾向,這種自戀型的高自尊應該得到更多社會關注。除了傳統的自身和個性因素,生理變化也會影響自尊水平的高低。此次研究發現:獨生子女自尊水平偏低,體重越重,自尊水平越低;對自己身體形象越不滿,自尊越低;牙齒畸形程度越高,自尊越低。相反的,外表越好,自尊越高。
下一篇:暴力游戲易引發孩子心理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才能得到孩子的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