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開學心理需“按摩”
多數孩子對新學期有畏難情緒,專家建議家長和學校不要忽視對孩子的心理輔導
本報訊(南方日報記者謝苗楓)度過歡樂的寒假后,廣東1650萬中小學生今天要正式進入新學期了!有關專家建議學校和家長共同為孩子心理進行“按摩”,幫助孩子“收心”,順利投入新階段的學習狀態。
前昨兩天,由于孩子已報到并領到新課本,適逢“雙休日”的父母拉著孩子到各大商鋪轉悠,為孩子新學期裝備。昨天下午,記者在廣州市中華廣場吉之島的文具專柜前看到,一家三口的組合擠滿了通道,售貨員忙得不亦樂乎。而據深圳市茂業百貨文具柜營業員反映,這幾天購買學習用品的顧客比春節前超出了約四成。
但與家長的積極狀態相比,記者發現,多數孩子對“開學”存在懼怕、逃避的心理。
“明天就要開學了,又要上課、做作業,很煩……一想起,連玩的心思都沒有了……”昨天上午,看著母親正包書套,培正小學一名三年級學生愁眉苦臉地說。
“這是孩子普遍存在的對新學期的‘畏難’情緒,尤其是經歷了一個熱火朝天的春節后。”華師附中心理研究室李知寧分析,寒假中孩子習慣了比較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旦受到約束便會變得不適,有的甚至對學習會產生反感或厭惡的情緒。“這并非不正常,也不是成績不好的學生才有這種情緒,因此家長可對孩子配備一些健康情緒的‘甜言蜜語’,例如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引導孩子進入新角色等。”
“新學期開學,家長除了為孩子準備學習用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為孩子投入新的學習作心理準備。同時,學校也要加入‘養心劑’,對學生的要求可考慮循序漸進。”華師大教育科學學院一教授建議,開學后家長對孩子的心理調節可從幾方面入手:一是抓緊調整作息時間的“生物鐘”,堅決讓孩子“倒時差”,不能縱其晚睡晚起。二是以自己的曾經體會向孩子分析新學期的學習特點。三是鼓勵、傾聽孩子對新學期作出計劃。四是共同討論孩子、家長及家庭的學習計劃,形成學習的家庭氣氛。五是特別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有必要時進行心理“補課”。
下一篇:兒童心理健康十項注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請保留一顆童心去理解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