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心理疾病治療中心接待了近十例青年人,他們當中不乏高智商高學歷者。這些咨詢者無一例外,都對自己的現狀非常不滿,總覺得自己時運不濟,被拋棄在成功者的天堂之外,看不到希望,性格也變得乖張暴戾、喜怒無常,心情焦慮不堪。
患者若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若水是個文學青年,高考時,若水非常幸運地考進了一所大學的中文系,喜歡舞文弄墨的他,又在各類報刊
上發表了很多文章,甚至被稱為“才子”,可這些沒能為若水帶來絲毫成功的喜悅。
在心理醫生的導引下,若水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話:“要論才華,我也差不到哪里去,可為什么別人都成功了,而我還在原地踏步,一年連三萬元都掙不到!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自己無權無勢無運氣……”由于渴望“成功”,又無法達到,他開始焦慮、,性情暴躁,免疫力每況愈下。
心理醫生指出,若水患上了“成功”,事實上,像若水這般承受著“成功焦慮”的年輕人比比皆是,而且他們大多受過較好的教育,有著高學歷,可往往是由于理想離現實有較大差距,于是開始頹喪埋怨、灰心喪氣。
要從“成功焦慮”中走出來,就要認識到成功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大收獲,同時也包括內心的善良。擁有遠大的理想是好事兒,但要一步步去實現,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反而會適得其反。
下一篇:白領“知識焦慮癥”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是“移動電話焦慮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