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成為社會人之后,害怕社交不敢交男朋友怎么辦?說起心理的傷,很多女人都有滿滿幾顆心的痛和傷痕。可能因為周圍有人總在說信男人不如信豬會上樹,或者因為有過交往受傷的經歷,所以出現社交恐懼癥或者愛無能,沒有再去愛別人的能力。
女研究生患上異性社交恐懼癥
男朋友“腳踏三條船”,身邊的校園戀情多以分手告終,這讓研二女生思奇(化名)無法相信愛情,決定遠離紅塵。
女研究生:曾經的男友讓我惡心
“剛上大學那會兒,我認識過一個男生,每次見面,他都對我毫不關心,連吃頓四十多塊錢的烤串都要AA。每次看我,他那眼神兒都色迷迷的,讓我惡心,沒多久我們就分手了。大學期間,我看著身邊的校園戀人紛紛分手,覺得一個人沒什么不好。久而久之,每當和男生接觸,我就厭惡,甚至說話結巴、四肢緊 張。上了研二后,媽媽總催我找男朋友,多次安排相親。”思奇說。
在母親和好友的勸說下,思奇開始在朋友、同學中選男友,“智明是我的研究生死黨,為人仗義,很會照顧人,我向他表白后,我們開始了交往。”和許 多大學生戀人一樣,占座、抄筆記、打飯……一段時間,思奇曾認為智明就是她的終身伴侶。“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同學說他在別的學校還有兩個女朋友,我就徹底絕望了。”思奇說。
單親媽媽:男的沒有好人
“我真應該堅持自己的看法,男的沒有好人,我不能讓他們在我眼前徹底消失,只能遠離他們,所以我決定出家。”聽到思奇的這番話,她的母親張女士后悔地說:“這都怪我。”
原來,張女士是單親媽媽,從小就教育思奇“男的不可信”,一定要選一個靠得住的人做伴侶,可沒意識到女兒在異性交往方面的能力為零,“我對她的 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讓她好好找對象,卻沒和她說清楚應該怎樣找。現在她天天把自己關在屋里,不說話,不吃飯,還說想出家,急死我了。”
心理專家:多參加社團活動 多與人溝通
思奇這是異性社交恐懼癥,內心深處排斥跟異性或陌生人相處,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在陌生環境同陌生異性接觸時,不自在感極為嚴重。針對這樣的人,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療法。
首先,從家庭結構系統入手。家庭成員(尤其父母)的婚姻態度、性道德是關鍵。張女士應從小給思奇建立家庭理念,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性道德理念。
其次,要分析父女關系是否恰當。要從心理上端正看待異性家族成員的態度,女孩不要和父親太親昵、太疏遠,因為女孩對異性的認知,往往是從父親開始的。
第三,和異性的接觸可以循序漸進。先通過參加群體活動開始,男女混合的社交氛圍容易幫助克服社交中產生的不自在感。思奇應主動參加社團活動,多與人溝通。
思奇的害怕社交不敢交男朋友的心理并不嚴重,只要稍微調試就能重新找到喜歡的人。只要你想,幸福終會敲門的。年輕的時候誰都沒喜歡過混蛋啊!
下一篇:你有上班恐懼癥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同類型愛情恐懼癥的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