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生育,其實有很多人想要寶寶,但是有些人對于這些是產生畏懼的,尤其是生活在都市的女人們,對于生育是有一些恐懼感的,對于這樣的人一定要有一個心理疏導,才可以更好的面對現實的生活。
1、生存的壓力
對于現代女性而言,生育和工作是個兩難選題。有專家表示,女性過多地被賦予了撫養孩子照顧家庭的角色,對于處于生育最佳期的女性而言,選擇這個時段生孩子,“復出”后職業成功的機會有可能越來越少。與此同時,進入職場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導致進入育齡期的都市白領壓力倍增。因此,許多年輕人不得不一再推遲生育計劃。
2、需要自己的生活
現在許多年輕人還沒有做好當父母的準備,他們不想被孩子束縛手腳。陳小姐便是典型的例子:
陳小姐是1983年出生,結婚已有兩年,因為從小父母寵愛,長大又被老公寵,所以還是一副小孩樣。“我的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至少小四五歲。”“父母和公婆都催我生孩子,幾乎每次見面都要嘮叨我們。不過在這方面我倒是和丈夫達成了共識——等30歲再說。”
“你可以說我自私,但我真的還沒做好當媽媽的準備。”喜歡攝影的陳小姐常常會和朋友一同去世界各國旅游,“我不能想象自己一年不出門卻要整天悶在家里的情景,那不是我現在想要做的事情。”陳小姐說,一想到哪里都去不成,整天只能待在家里做“超級奶媽”的日子,她就頭痛。“雖然長輩們都說會幫我們帶,但是讓他們帶也意味著要讓他們介入我們的生活。從我的角度而言,這是一種妥協,他們幫我帶了孩子,我就必須忍受某些東西。這樣的生活,我能拖幾年就拖幾年再說。”
3、經濟壓力
殷小姐是上世紀80年代初生人,結婚已5年,卻遲遲沒有要小孩。看到身邊朋友一個個都做了爸爸媽媽,她眼露羨慕卻依舊和丈夫保持二人世界。“說白了,不是我不想生小孩,而是我養不起。”
其實,她和丈夫兩人的收入都不低,家庭月入10000元。“買房、房貸、結婚已經把工作幾年積攢的錢花得一干二凈。現在的收入雖然不算少,可要養小孩不那么簡單。”她算過一筆賬,“一個小孩養到7歲,至少也要20萬。上學之后我都不敢算了,將來還想送他出國讀書呢。”
根據殷小姐的賬單,她和丈夫每個月原本就要付4000多元的房貸,2000元的雜費,如果再養一個小孩,平均每個月3000元的開銷,經濟收支的確會捉襟見肘。“物價節節上漲,花費很難降下來。我自己辛苦不要緊,但卻想給孩子最好的。現在每個月我會存2000元教育基金,現在已有十幾萬了。再等兩年房貸還清,我就想辭職專門生小孩。”
其實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會導致恐懼癥的,常常是上述的這幾種原因導致的,希望都市的女性朋友們能引起重視,一定要適當的調節自己,才可以更好地維持自己的健康。
下一篇:老年人恐懼癥有那些表現和危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人們也有婚前恐懼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