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何改善強迫心理呢,強迫癥(即強迫性神經癥)是一種神經官能癥,焦慮癥的一種。患有此病的患者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患者在生活中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這樣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卻無法擺脫。
在去機場的路上,如何改善強迫心理呢,總覺得飛機票忘帶了,然后反復檢查自己的包;走到小區門口,突然懷疑家里門窗沒鎖好、煤氣電源沒關閉,于是忍不住回去反復檢查;上課時,總覺得手機在響,不斷從書包中拿出手機來看……
近日從上海一些心理咨詢機構和醫院的心理門診了解到,在所有前來求診的患者中,強迫癥或有強迫行為的患者占20%,其中白領占20%-25%,而大學生所占比例竟高達60%!部分教師竟也加入這支“隊伍”!有些中度甚至重度的強迫癥患者,覺得自己的病難以啟齒,感覺十分痛苦。
如何改善強迫心理呢1、無法控制自己總愛熬夜
22歲的小趙在一家媒體做編輯,經常工作到凌晨才下班。“本來工作挺累的,但是回家后困倦感就變成了亢奮,便開始上網,看小說看電影,然后無法自拔。打游戲的時候總是想著‘下一局就是最后一局’,看連續劇則想著‘看完這集就睡覺’。結果每次都食言,越夜越興奮……”小趙說。其實,這正是很多“晚睡強迫癥”者的共同特點。工作所迫、生活習慣所致、緩解壓力的需要、打發時間等,是他們給自己找的“晚睡晚起”的理由。
如何改善強迫心理呢2、總是懷疑自己有問題
26歲的李諾(化名)有比較嚴重的“鎖門強迫癥”,每次出門都“一步三回頭”,總是懷疑門沒鎖好,經常已經走到小區門口,又爬上樓梯跑回去打開所有的門,逐個檢查一遍,再鎖一遍,嚴重的時候要“返工三四次”,她為此很是苦惱。有時候和朋友出去吃飯,走到餐廳門口突然想起車門是不是沒鎖,又神經兮兮地返回去查看。雖然這個毛病一直困擾著她,她也沒有想過要去看心理醫生。
而長沙網友“文同學”更容易懷疑自己,“我每次走在路上,若有人碰巧多看我一眼,我會立刻開始揣測,是否臉上掛著大鼻涕?還是身上有塊大泥巴?或者是別的出丑的事情我沒有發現.……”
如何改善強迫心理呢3、多次重復無意義行為
手機24小時不離身,盡管開著鈴聲,但每隔幾分鐘就要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唯恐漏掉了短信、電話;早上睜眼第一件事就是上網,網頁幾秒鐘刷新一次,不放過任何一點更新;經常毫無原因地重復同樣的話語幾次;反復洗手,每次都要花好長時間……這些強迫行為已經在越來越多的人身上出現。
心理專家認為,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大,不少都市白領都患上了“強迫癥”,特別是管理階層人士,做事力求完美,有時表現過度,會出現強迫行為。而且強迫癥狀已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大多數人沒有感覺到而已。
白領壓力大 易致強迫行為出現
根據大量的案例分析,如何改善強迫心理呢。心理學專家們發現,“強迫癥”患者在性格上有一些共同特征:性格相對較內向,甚至自閉;自制能力差,少數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膽小怕事、怕犯錯誤、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謹慎,反復思想,事后不斷嘀咕并多次檢查,總希望達到盡善盡美;在眾人面前十分拘謹,容易發窘,對自己過分克制,要求嚴格等。像那種總是懷疑沒鎖門的患者,就是典型的不自信。
由于在有強迫行為的人群中,追求完美的白領精英和大學生相對較多,不少專家形容其為“時尚病”。專家認為,電視、電腦、手機、互聯網等各種現代化的通訊設備和傳播手段給人們帶來方便,也給職場人士帶來新的困擾,他們容易出現焦躁、恐慌,甚至頭暈、胸悶等癥狀。
專家指出,“鴨梨山大”的都市白領,尤其容易患信息焦慮癥、網絡綜合征、手機強迫癥,這些“時尚病”是社會進步的一種代價。
全球3000萬人患“完美強迫癥”
據統計,近年來,咨詢強迫行為的人群逐年上升,在上海、北京、廣州等競爭壓力大的城市尤其多見,男女比例約為6:4。這些人的主要特征是苛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過分嚴格,長期處于緊張和焦慮狀態。
瑞金醫院臨床心理科林國珍教授說,有些大學生在看書時,只翻到某一頁,反復地看,就怕這一頁的知識沒吸收進去;進寢室時,一定要左腳進門;有些教師改試卷時,會反復核對答案,生怕批錯了考卷。“一些和數字、符號等打交道的職業人群,也特別容易出現強迫癥狀,比如會計、銀行職員等。”
據了解,強迫癥不僅是普通人的“專利”,如何改善強迫心理呢,一些名人也常常會有強迫行為。英格蘭球星貝克漢姆不久前自曝患有強迫癥,他對一切都要求完美或是井井有條。只要閑下來,他就會一遍遍地擺放家中的飲料、衣服和雜志等,直至達到自己心中完美的格局才會停止。據統計,全球有超過3000萬人罹患這種“完美強迫癥”,其中有不少像貝克漢姆那樣的成功人士。
下一篇:有效治療強迫癥的三不法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信可釋放強迫觀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