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癥狀識別
強迫癥的所謂強迫并非指受到別人或外界力量的強迫,乃是病人自我強迫做不愿做的事,想不愿想的事,用病人自己的話來形容是:“自己跟自己作對”“自己在作踐自己”,即使感到非常痛苦,但不跟自己作對又做不到。
強迫癥狀基本特點
強迫癥狀具有下列三個基本特點:
病人體驗到思想和行為方面的強迫是屬于自己在強迫自己,是自身的主觀活動產物,而決不是外在力量的被強迫。
主觀上認識到這種自身的強迫癥狀是毫無意義的、是多余的,因此竭力加以意識性的抵抗,從而形成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的強烈沖突,這種沖突有時十分劇烈,有時相對平靜,但病人能切切實實地體驗到沖突的存在。沖突劇烈時病人感到十分痛苦,并產生焦慮、緊張、煩躁、抑郁等心情變化。
病人能鮮明地認識到這是一種病態,是不正常的,因此強烈地希望擺脫,希望治療,這種治療愿望是十分懇切、十分鮮明,而不是模模糊糊、模棱兩可的。
以上三個特征在典型的強迫癥病人都應該存在,缺一不可,醫生也是根據這三個特征來診斷本病。
強迫癥狀分類
每個具體的強迫癥病人可僅表現以下的一類癥狀,內容長久保持或經常出現變動;有的可兼有以下的幾類癥狀。強迫癥狀大致可分成三類:表現在思維方面的,稱為強迫思維或強迫觀念;表現在行為方面的,稱為強迫行為;表現在情緒方面的,稱為強迫情緒。近年來的疾病分類趨向,把強迫情緒歸入另一類神經癥中去,稱為恐怖癥(或稱恐懼癥),常見如高空恐怖、社交恐怖、學校恐怖等。強迫思維與強迫行為有密切聯系,很多強迫行為實際上是來源于強迫思維的,而且很多病人常兩者兼有。以下為了敘述方便,將強迫思維、強迫行為和強迫情緒分別進行描述。
下一篇:強迫癥越想擺脫越焦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患了強迫癥應該怎么樣矯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