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精神分裂癥病人可伴有強迫癥狀,如果強迫癥狀出現在精神分裂癥早期或疾病明顯期,一般不會懷疑強迫癥狀的出現與治療藥物有關的問題,但如果強迫癥狀出現在精神分裂癥緩解期,那么抗精神病藥就可能成為“嫌疑分子”,這種現象在目前精神科臨床中變得日益普遍。這里,人們也許有個問題,是不是該病人的強迫癥狀原本是精神分裂癥的一個組成癥狀,只不過在精神分裂癥疾病明顯期被壓制而沒有暴露出來,或者是被抗精神病藥誘發了出來,這樣推理有一定道理,目前尚無法明確或者排除。但是,根據近年來各地的研究發現,抗精神病藥確會引起強迫癥狀,其根據是在這樣的病人減少或撤掉抗精神病藥物,強迫癥狀就會減輕或消失,如果再用上去或者恢復劑量,強迫癥狀又會重新出現,經過這樣一論證,抗精神病藥物引起強迫癥狀就難逃其責了。所以精神分裂癥病人在恢復期出現強迫癥狀雖不能完全排除精神分裂癥本身的原因,但抗精神病藥的作用也應該說是存在的。
藥源性強迫癥狀與強迫癥相比較有下列特點:
·常見強迫的癥狀如反復洗手、關煤氣、關門等,也有的糾纏家屬問一些怪問題,一定要求答復,問題內容經常變化。
·對于強迫癥狀有一定體驗,認為并無意義,但義缺乏強烈的反強迫意識,因此并不造成嚴重痛苦,也缺乏明顯的焦慮、抑郁心情。也有些病人認為這種重復關門等行為或問怪問題當時認為是必要的,不過事后想想是屬于多余的,但并不為此感到苦惱。
·缺乏強烈的求治愿望,多數采取任其自然的態度,通常由家屬向醫生提出醫療要求,病人僅被動作出陳述。
·減少抗精神病藥劑量或者停藥后可使強迫癥狀逐漸減輕或消失,多在1個月之內。
哪些抗精神病藥會引起強迫癥狀呢?所謂老一代的或傳統的抗精神病藥雖也有報道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強迫癥狀,但并不常見。而在近幾年變得突出起來,尤其是氯氮平問世之后。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治療的顯著效果已得到公認,但氯氮平服用者中出現強迫癥狀也最多見,近年來有關報道頗多,其機制尚不清楚,有人認為氯氮平引起強迫癥狀與其對腦內5-羥色胺受體的阻斷有關。氯氮平引起強迫癥狀與服用時期和劑量有關,一般出現在較長時期服用及使用劑量較高者,通過減少劑量會使強迫癥狀好轉。近又發現新一代的其他抗精神病藥在劑量較大時也會出現強迫癥狀。
下一篇:有強迫癥狀不都是強迫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運用催眠的方法治療強迫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