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心理困惑
郭某,女,一名失學的高中生。三年前考上高中,但上不到三個月,就自動退學了。原因是上課的時候,她總是注意教師和同學的手、腳,無法控制,她越想強迫自己看黑板,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卻越做不到。如果遇到難做的題目,總想來想去,無法放下,有時搞得頭疼、惡心、還有那里呆呆發楞,往往一節課連一道很簡單的題目也做不完。考試時也只能完成很少的幾道題,她從心底里發出“救救我吧”的呼聲。
(二)、心理透視
經過診斷,確認郭某患有強迫癥。
所謂強迫癥,又稱為強迫神經癥,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特征的神經官能性疾病。強迫觀念屬于一種情緒障礙,強迫動作則是在這種情緒支配下所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
所有患強迫癥的青少年,都有以下兩個特點:
(1) 清楚知道這些觀念和行為完全不必要,但自己無法加以控制。
(2)這些癥狀苦惱窘迫,求治十分心切,不過與成年強迫癥患者相比,青少年患者由這些癥狀而造成的精神障礙和心理壓力一般要輕得多,因而治愈可能性也更大。
那么,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各有哪些表現呢?
強迫觀念表現為反復出現各種無意義的觀念,思想及沖動。主要表現有以下5類:
(1)強迫性懷疑 無根據地懷疑自己有件事未很好完成。譬如,出門后懷疑門窗未鎖好,懷疑自己在考卷上沒寫上姓名,懷疑剛塞入郵筒的信未貼上郵票等等。這種無根據的懷疑反復出現,迫使自己反復去查對,不但浪費時間,而且當有重要事情要做時反而心不在焉了。
(2)強迫性追憶 在做某件事需全力以赴完成的任務時,莫名其妙出現對某種往事、某句歌詞、某次與某人發生的小爭執的反復追憶。明知這種追憶毫無意義而且分散注意力,仍不斷縈繞于腦海,而且心理越煩越擺脫不了。
(3)強迫性想象 例如某少女一見到陌生男子走近,就會想象對方要和自己談戀愛,一走過商店,就覺得馬上會有售貨員沖出來問自己為什么拿東西不給錢。自己也覺得這種想象荒唐可笑,但到此場景仍會出現同樣想象。
(4)強迫性憂慮 對一些自然或生物界人所共知的現象無目的地窮思,或表現出“杞人憂天”式的愁慮。比如,為什么人有男女之分,為什么1+1等于2,為什么光傳播速度比聲音快等等。
(5)強迫性對立思維 反復出現概念記憶的對立現象。如見路牌上的向東標志會覺得是向西,看到“好”會立即引起“壞”的印象。患者因而經常提心吊膽,怕說錯話,做錯事。
強迫行為的主要表現是無意義的,刻板的,重復的,儀式化的動作,沒有期望什么結果。
(1)強迫洗滌 如不管手是否清潔,一接觸某樣物品后就急于洗手,有時冬天也要一天洗幾十次。
(2)強迫計數 如走路時計算走的步數,或天天數上學途中看到的電線桿,一旦出錯,就會從頭來過。
(3)強迫儀式 做日常動作刻板、機械重復。比如開門后必先后退兩步,再往里走,鎖門前必先用手舉鑰匙在空中比劃幾下,看到站牌必舉手敬禮,如有忽略,必退回敬禮才感到舒服。
青少年強迫癥大多源自兒童時期,與自幼養成的個性特征有關。這些特征是:膽小謹慎、少年老成、做事優柔寡斷,缺乏豐富的生活情趣,固執,過分追求完美,學習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一絲不茍,諸事愛鉆牛角尖,刻板,不善隨機應變,適應陌生環境很慢等。
家庭教育的過分嚴格、粗暴,學校管理條框邊多過細,很少給學留自主自由空間,也是促成和助長青少年強迫癥的重要客觀因素。
(三)、指點迷津
強迫癥妨礙了青少年自信心的建立和靈活、機智、堅定、果斷等良好個性的培養。如果旁人予以制止,會引起焦慮和煩躁不安;但如果不加正確引導和治療,有相當部分少年的強迫觀念和行為還會持續發展,一直帶入成年。由于他的想法和動作不易被伙伴和其他人理解,所以往往促使其發展成孤僻、內向和多疑、退縮等不良性格。
由于強迫癥具有強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為,因此,調節的主要方法是減輕心理壓力和放松緊張的心理,聽其自然。具體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運用“聽其自然”法來調節強烈型人格障礙。不要苛求自己,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也不要去評價它,議論它。比如,作業做好就算了,不要再去相是否對錯。
(2)通過“夸張法”對強迫障礙進行調節。患者可以對自己的異常觀念和行為進行戲劇性的夸張,使其達到荒誕透頂的程度,以致自己也感到可笑,無聊,由此消除了強迫性表現。
(3)通過“活動法”來調節。患者平時應多參與一些文娛活動,最好能參加一些冒險和富有刺激的活動,大膽地對自己的行動作出果斷的決定,對自己的行為不要作過多發限制和評價。在活動中盡量體驗積極樂觀的情緒,拓寬自己視野和胸懷。
(4)采用自我暗示法。當自己處于莫名其妙的是緊張和焦慮狀態時就可以進行自我暗示,比如“我干嘛要這樣緊張?一次作業沒做是不有關系的,只要向老師講清原因就可以了。就是不講,老師也不會批評,就是批評了,又有什么好緊張的,只要虛心聽取下次改了就行,何必那樣苛求自己呢?誰沒有犯過一點過失呢?……”
(5)轉移對抗法。當出現強迫現象就采用其它活動來轉移或直接對抗強迫思維,如高聲唱歌,背誦詩詞等。
(6)滿灌法或稱厭惡法。如當在強迫洗手時,家人就命令他持續不斷重復,他要終止時也不讓終止,直到他厭惡之極,決不愿再做下去為止。
(四)、名言自勉
如果你過分地珍愛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點損傷,那么你將失去兩只翅膀,永遠不能凌空飛翔。
下一篇:關于強迫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的病人有可能自救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