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曾經遇到這樣一例病人,女性,18歲,被其母帶來就診。她立在旁邊,表情呆板,雙手半舉在胸前,什么都不敢碰。母親痛苦地訴說:“一年了,她每天不停地洗手,用刷子刷手,沒完沒了。肥皂、洗衣粉、洗潔劑用了不知多少,還說手沒有洗干凈。看她洗手,可以把人煩死。到別的醫院看病,都診斷為,吃了治療強迫癥的藥物,也沒有什么效果。” 經過和病人交談,我發現病人有很多怪異的思維內容,例如:“手上有很多小人、很多妖怪”,“中指代表情人”,“不洗干凈,妖怪就會和人結合”……經過更進一步的精神檢查,發現病人有很多的癥狀,正確的診斷應該是精神分裂癥,應該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
其實,強迫癥狀和強迫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強迫癥狀通常有強迫觀念、強迫意向、強迫行為之分,上述病人的強迫癥狀則屬于強迫行為一類。盡管強迫癥狀多見于強迫癥,但我們不能見到有強迫癥狀的人就診斷為強迫癥。因為,強迫癥狀不是僅見于強迫癥,還可見于其他多種精神疾病,甚至正常人。
有些患者也會出現強迫癥狀,一些強迫癥患者也往往伴有抑郁癥狀。兩者的鑒別相對難一些。一是看抑郁或強迫癥狀哪個是原發的,哪個是繼發的。二是看哪個癥狀更嚴重、更突出。三是看伴隨出現的癥狀,如果有早醒、體重減輕、(情緒)晝重夜輕、自責自罪,則診斷抑郁癥。另外,有沒有求治欲、自知力也是一個重要的鑒別依據。
強迫癥狀還見于強迫性、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強迫癥狀,例如數電線桿,記車牌號,核對賬目,查看門鎖。但正常人的強迫癥狀一是出現時間短暫,斷斷續續,時有時無;二是癥狀較輕,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三是沒有“反強迫”心理,就是從思想上主動去克制那些強迫的內容;四是當事人并不覺得痛苦,沒有治療的愿望。這些人大可不必為自己的強迫癥狀耿耿于懷。
下一篇:25%的白領有強迫癥行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偏愛都市男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