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社交是現代社會比較高發的一種疾病,其屬于強迫性精神障礙的一種類型。專家指出,這種障礙性疾病以不可遏止的社交活動為典型癥狀,所以比較容易識別。現在,本文將此類強迫癥具體表現介紹如下,以方便更多的人盡早識別、盡早救治。
精神健康網專家總結說,易形成社交強迫癥的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比較講究“人脈”的人,這一類人身上反映出的強迫癥具體表現主要是:強迫自己多認識人,無論何時都會尋找有陌生人聚會的機會;想盡辦法打聽無限多個人的聯系方式。而且他們所追求的社交場合定位有欠清晰,社交人群分層不夠精準。他們定下一道“寧可錯交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社交原則,聚會無論大小,派對不管公私,一律通吃。反正就是不能漏掉任何一個自己應該認識,或者最好認識的人。
另一種容易患病的人就是不停地社交,為了尋求安全感的人。對于他們來說,認識人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生活內容。他們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自尊心過于強烈,且自我能力有限,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在能力上不容易超越別人,因而缺乏自信,不知道該如何立足于自己的團隊中,所以會采取別的方式來突出自己的價值,而社交活動就是他們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因為心理上安全感的缺失、對社交行為不可遏制的沉迷會讓他們為沒有見到某人、參與某項社交活動而痛苦萬分、無比惋惜等。
總之,社交強迫癥具體表現無非上述兩大類形式。當然,在這種表現形式的背后隱藏的是人們心理上的異常和矛盾。因此,如果發現自己已經無奈地沉迷于社交活動,您可以著手進行正規診斷以確定自己的情況。
下一篇:·“偷菜”“買房開心還是迷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患者為何害怕墳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