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從目前逐步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和時有發生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對中學生素質教育的缺乏。九八年東北某中學學生王遙之死,通過新聞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王遙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并且在班里任班長。只因其同桌惡作劇地把一個笤帚放在教室門上面,王遙推門進教室時,笤帚掉落砸了她的頭。班主任知道此事后,批評了那位同學,并讓其坐到教室的最后面。當老師征求王遙的意見時,王遙賭氣說:"隨便"。對這種態度,老師批評了她。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一向受慣表揚的她,心里不能承受任何批評,一時接受不了,情緒郁積而不能自我調節,就憤而了。還有近來報道的浙江金華一中學生殺害母親的惡性事件,引起了教育界的一場大討論。多數人認為:這些事件說明當代中學生素質差,承受能力較弱。假如學生具有健全的素質,較強的承受能力,能夠做好自我調節,就不至如導致這些悲劇的發生。同時也反映出對學生素質的教育,在中學階段是個薄弱環節。
要使青少年克服脆弱的,能夠自我調節不良情緒。就需要加強素質教育,正確引導學生掌握控制和調節情緒的方法,使他們形成喜怒有常,哀樂有度的良好素質。
1. 注意力轉移法
首先要有意識地轉移注意焦點。當你遇到挫折感到苦悶、煩惱、情緒處于低潮時,就暫時拋開眼前的麻煩不要再去想引起苦悶、煩惱的事,而注意力轉移到較感興趣的活動和話題中去。多回憶自己感到最幸福、最愉快的事,以此來沖淡或忘卻煩惱,從而把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其次可以自覺地改換環境。如外出散步、旅游參觀,調換居住地點等。這樣通過新的環境,沖淡、緩解消極的情緒。
2. 合理發泄情緒
所謂合理發泄情緒,是指在適當的場合,采取適當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緒。這有以下幾種方式。
哭泣。當你遭到突如其來的災禍,精神受到打擊心里不能承受時,可以在適當的場合放聲大哭。這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排遣緊張、煩惱、郁悶、痛苦情緒的方法。
傾訴。當你心中積滿苦悶、煩惱、抑郁等不良情緒無法疏散時,可以向父母、老師、同學、知心朋友盡情傾訴,發發牢騷,吐吐委屈。這樣使消極情緒發泄出來后,精神就會放松,心中的不平之事也會漸漸消除。
活動。當你的消極使情緒極度低落時,越不愿參加活動,情緒就越低落。而情緒越低落,又越不愿意參加活動。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使不良情緒加重。如果參加一些適當有益的活動,或跑跑步、打打球、干干體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使郁積的怒氣和不良情緒得到發泄,這樣,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緒就可以改變。
3. 自我控制情緒法
人不僅要有感情,還要有理智。如果失去理智,感情也就成了脫韁的野馬。在陷入消極情緒而難以自拔時,應有意識地用理智去控制,這又有以下幾種方式。
自我暗示。采取這種方法,可以抑制不良情緒的產生。當你參加一些緊張的活動如重要的考試或競賽前,要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沉住氣,別緊張,勝利一定是屬于自己的。這樣就能增強自信心,情緒就會冷靜,就能遏制沖動,避免不良情緒造成不良后果。
自我激勵。這是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緒的又一良好方法。恰當運用自我激勵,可以給人精神動力。當一個人在困難面前或身處逆境時,自我激勵能使你從困難和逆境造成的不良情緒中振作起來。"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句名言,但是在失敗后一味消沉,不采取自我激勵的方法振作精神,那么失敗只能永遠是失敗,而不會成為成功之母。
換位。這也是消除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所謂換位,就是與他人互換位置角色,即俗話所說的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分析問題。通過換位,來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思想。這樣就有利于消除和防止不良情緒。如當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時,自己心里有氣,這時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假如我是老師、家長,遇到此類情況會怎樣呢?這樣,往往就能理解家長、老師、對自已的態度,從而使心情平靜下來。
升華轉化。就是要發掘調動思想中的積極情緒,抵制和克服消極情緒。將痛苦、煩惱和憂愁等消極情緒升華轉化為積極有益的行動。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