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送你陽光,替你把疲憊蒸發;送你細雨,替你把勞累沖刷;送你流星,替你帶去好夢;送你朝霞,讓它替我捎個話——‘祝你天天好心情’。謝謝你,劉老師,我走過來了。”這是日前青島理工大學健康教育中心教師劉啟輝收到的學生手機短信,他把這條短信儲存在手機中。因為這條短信見證了一名存在困擾的學生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走出低谷的一段心路歷程。
在青島理工大學,像這樣成功的教育案例還有很多。該校通過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完善危機預防與干預機制,改進健康課程教學和疏導方式,逐步形成了校、院、班三級健康教育體系。近幾年,他們已經救助了上百名具有嚴重困擾的大學生。
近年來,受就業競爭加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問題呈多發趨勢。青島理工大學健康教育工作針對學生關心的個人發展問題,把工作重點轉向了就業憂慮的疏導。為此,他們把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在山東省高校率先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通過學習,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掌握生涯設計的系統理論,樹立科學的職業觀,設計出符合自身特點的大學生涯和職業生涯規劃。目前,對于避免和疏導大學新生因目標暫時缺失導致的迷茫和畢業生就業憂慮,這門課程正在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由于學生存在的問題既有普遍性又有個體性,因此,除了開設課程這種集體以外,健康教育中心的專業教師還提供咨詢服務。為尊重學生的人格和隱私,在面談咨詢外,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網絡咨詢、電話咨詢和書信咨詢等多種方式。特別是網絡咨詢,因其良好的私密性使得許多學生坦誠地向中心的老師敞開心扉,盡情地傾訴心中的煩惱。也正是有了這種信任,讓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師對當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這種對學生真實思想的了解和把握也增強了健康教育中心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據介紹,在青島理工大學,通過班級健康委員-學院輔導員-健康教育中心這個渠道和有關檔案,學校能及時掌握每一名有問題同學的信息。該校通過采取健康中心加強宣傳,鼓勵有困擾的同學個體求助;提高輔導員的防范意識和干預技巧;班級健康委員及時發現并報告有異常行為的同學等措施,形成了校、院、班三級聯動機制,做到了學生問題的早發現、早干預,避免了學生因困擾、危機造成的極端事件。
>>>下一篇: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的特征及趨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中生迷惑:她真的喜歡我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