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編前
青春熱線咨詢員林欣是北京一所中學的老師。從寒假起,她就接到了高三學生訴說考試焦慮的熱線電話。開學不久,又接手了很多高三應屆生的咨詢個案。讓她深有感觸的是,從表面上看,是學生的情緒出現了問題,但深入了解就會發現,考試焦慮絕不僅僅意味著學生對一場考試的緊張,它背后折射出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反映出家長如何看待自己、看待成績。在面臨關鍵性的選擇時,孩子更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幫助。
又一屆高三學生在準備高考最后的沖刺。這里是我和幾個高三學生的咨詢對話,但從他們身上可以折射出高三學生中存在的種種壓力。
為了報恩和還愿
一到重要考試就發揮不好
一個女孩背著書包走進了咨詢室,她有點靦腆地說:“我不打算咨詢,就想聊聊。”
女孩在這次模擬考試中語文考砸了。班里兩人沒及格,她是其中之一。她的語文成績從來沒有這么糟過,而且今天下午就要講評試卷,肯定要挨批。
我問她現在的總體成績如何,她說按從前的成績應該是“一類重點”,如果發揮不好就可能是“普通高校”。
“總體水平還不錯呀!”
“可我一到重要的、要排名的考試就發揮不好。”
“為什么?”
“可能是重視過分了吧!我有個同學,重要的考試總是能發揮好,可能就是因為她不那么在乎。”
我想在高考前死了算了
“你好像挺心重的。”
女孩點點頭,又問了幾句關于專業選擇的問題。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哭了起來。
“我真怕對不起家人……”
“爸爸媽媽給你很大的壓力,是嗎?”
“我沒有爸爸了,他已經去世兩年多了……”女孩的聲音嗚咽了,我的心不禁一震。“后來,媽媽對我特別關心,我的班主任對我也十分照顧,爸爸去世的事她一直幫我保密。要是考不上‘重點’,太對不起他們了!”
“她們對你的好讓你感到了壓力。”我足已感受到女孩心里的沉重。高考對她已經不只是一場考試,還意味著報恩和還愿。
“壓力很大!去年12月份的那次考試沒考好,我就和媽媽吵了一架。我說,我全是為了你們學的,我太累了!從那以后,媽媽竟然再也不過問我的成績了……”
女孩的聲音越來越苦澀:“很多時候,我都不想活了,在高考之前死了算了……去年非典,我根本就不怕,我覺得是一個機會……”
如果爸爸在,他寧愿我快樂
過了一會兒,哭泣漸漸平息。
“如果爸爸在天有靈,現在他會怎么說呢?”我輕輕地問。
“肯定不會批評我,他以前對我的分數沒什么要求。”女孩肯定地回答。
“如果分數和快樂相比,爸爸會選擇哪個?”
“快樂。”女孩的眼淚又流了下來。“爸爸是個特別豁達的人,從不給我施加壓力……可我身邊和我差不多的人都有進步,只有我落后了。”
“但目前你的壓力也比他們大呀!”
“很多人都夸我堅強,可實際上我挺軟弱的,總是一個人悄悄地哭。高考不管你有什么客觀原因,只看成績。爸爸生病欠了一大筆錢,如果考不好,我就沒有出路了。”
如果考不好,十年白讀了
看來女孩的壓力還有一部分是對前途的擔心,而這擔心她顯然是不能和媽媽提起的,只有一個人默默承受。女孩也很敏感,她能從媽媽的話中聽出失望,而這失望如刀子般刺痛著女孩的心,讓她不斷譴責自己,看不到成就。我必須提醒她這一點:“我個人認為媽媽的比較是不公平的,因為其他同學并沒有經歷和你一樣的事,也沒有承受你這樣的壓力。”
我的話似乎給了她一點鼓勵,她說:“其實我初中時學習挺好的,總是第一。上高中后,我的成績也算中上等。有時候,想想原來和我差不多的初中同學,成績確實不如我,也覺得挺自信的。”女孩的臉上泛起了羞澀的笑容。
“是啊,經歷了這么多考試,還能保持這么好的成績,你不覺得自己很棒嗎?”
女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說:“但要考不好,10年的書不就白讀了?”
“10年的辛苦難道僅僅是為了高考嗎?你所有的付出不會白白過去,就像你所有的經歷。當你的同齡人還在和家人爭執、討厭家人的時候,你已經了解到親情的可貴。知道有些東西是金錢、權力、分數換不到的。這不就是一種可貴的成長嗎?與這些相比,分數又算得了什么?”
女孩的眼淚又落了下來,但我知道她心頭的重負正在一點點松動瓦解。
我不能對不起父母
“如果爸爸在天有靈,看到自己的女兒這么善良、勤奮、聰明,一定會為你自豪的。”
女孩再次埋下頭啜泣起來。當她再次抬起頭的時候,眉心已不再那么沉重。
“老師,我是不是太愛鉆牛角尖了?”
“人的壓力太大時,視野就會狹窄,就像被一塊黑布蒙上了眼睛。實際上黑布之外仍然海闊天空,一片光明。”
“那我是不是有問題呢?”
“不能簡單地這么說,誰都有鉆牛角尖的時候。但一切總會過去。就像想的人,如果能再想幾分鐘,可能絕大多數人就不會了。”
“是啊,太可怕了,有個小女孩跳樓沒死,癱瘓了,更難受。我姑姑的婆婆也過,我姑姑對她特別好,所以這件事讓姑姑特有壓力,因為別人可能會認為是婆媳不和。”
女孩暢快地說道。她似乎已經忘了自己說過“不想活了”的話。她的“死”也同樣會給媽媽帶來無盡的悲傷啊!
“就因為我們在世上有著那么多的聯系,所以一個人的生命其實不只是屬于你自己,還屬于愛你的人。”
“那父母把我養大,我不能實現他們的心愿,是不是就對不起他們?”女孩的問題已進入核心。“父母是專為了實現自己的心愿而把你養大的嗎?把你養大和實現他們的心愿是兩回事。有時候父母的心愿也不見得客觀,所以要學會分辨。現在是你要考大學,而不是你媽媽要考大學,許多事情還要你自己來選擇和處理。”
女孩走的時候,已經變得開朗而健談了,她說自己也想當一名老師,幫助那些面對困難的人走出陰霾。
高三的最后時刻,許多人的情緒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宣泄。作為一個孩子,她已經承受了過多的悲傷,而她依然堅強地支撐著,等待高考的考驗。
高考讓我想做救世主復習的時候卻總想著玩
進來的高個子男孩看起來有點拘謹。他在我面前的椅子上斜坐下,側臉對著我,我們的交談就這樣開始了。
男孩說自己這次的考試比上次低了三四十分,所以很擔心將來的高考成績。
“下降了這么多,有什么特殊原因嗎?”
“因為我放假的時候沒好好復習,放松了一段。現在離高考沒多長時間了,我怕自己緊張不起來。”
“可我看你現在已經很緊張了。”
男孩笑了笑:“但我復習的時候卻總想著玩,我怕到最后一天我才著急,那就來不及了。”
“那你平時的成績如何?”“在年級20名吧。”
“你又不是機器,放松是應該的,真正浪費時間的是你內心的掙扎,你的自責讓你既沒玩好,也沒學習好。”
“對,就是這樣的。”男孩被點中了要害,笑了。
“也許你認為,好學生就應該每天像定了點的鬧鐘一樣按部就班地學習,不知疲倦,而且你可能也認為,比你學習好的同學都是這么干的。”“是。”男孩點頭。
“但實際上,許多同學并不是死讀書,人的情緒、注意力等等就像潮汐一樣,有起有落,不可能總是保持在最高峰,也不可能總是處在最低谷。高峰的時候情緒振奮,低谷的時候不想學習這都是正常的。只要能夠順其自然,你會很快進入狀態。”
“我會不會到高考了還沒到高峰呢?”
“那么,你有沒有在重要考試前不復習、放松玩的經驗呢?”
男孩想了想,“沒有,我考試前兩天的復習效率總是特別高。”
“那你覺得高考對你重要嗎?”“非常重要。”
“在那么重要的考試面前,你覺得你會不如平時嗎?”
“……應該不會。”
我要拯救表姐表弟
男孩點頭表示同意。“你的家人對你的成績有什么要求嗎?”我想了解一下他的高期待中是否有家人的成分。男孩說:“我家庭條件不好,整個家族里面就我學習還不錯,我表姐和表弟都很早就工作了。我希望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將來就可以幫助他們倆……”
“怎樣幫他們?”“給他們買套房,或給他們些錢……”
“那我們現在來做一個假設:如果你的表弟或表姐有一天比你過得好了,很慷慨地為你買了一棟大房子,你會不會很高興地去住?并且很感謝他們?”他把人的關系看得太簡單,我希望能提醒他。
他認真想了想,搖頭,“不會,我可能會有點別扭。”
“為什么?”我追問。“我不希望別人施舍我。”
他的話恰恰表達了我的意思:“那你的表姐和表弟呢,他們就喜歡被施舍嗎?”
男孩低下頭不說話了。
“有時候我們身上會有種莫名其妙的傲氣,將自己擺到很高的位置上。比如認為自己是救世主,認為自己應該考第一。”我的話有點自言自語,但我看到男孩在慢慢點頭。
“但實際上你也很平凡,也有愛玩、不想學習的時候。”
“對。”男孩的反思能力很強。
“你學習上是比表姐弟強。但這世界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都各有所長。你的長處是能享受學習,可以通過高考來實現理想。而你表弟和表姐的長處可能是在其他方面。或許他們并不需要你的拯救,而你也不需要拯救別人。”
“那我也沒必要有那么大的壓力了。”他好像松了一口氣
>>>下一篇:別成了“孤獨的小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考生如何遠離心理疲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