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提起青少年犯罪這個沉甸甸的社會話題,作為筆者,一名多年來一直工作在刑偵一線的同志,心情可以說是無比沉重的。當我們坐在審訊室,面對鐵窗內那一張張稚嫩的臉,你怎么也難想像那些罪惡的事,就是他們這一群未成年的孩子干的,事實不得不讓我們去面對,也不得不讓社會來關注其內在根源。
據調查,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主要涉嫌盜竊、搶劫、傷害、尋釁滋事、強奸等罪名,農村的孩子主要以侵財型犯罪為主,城里的孩子則主要表現在暴力型犯罪方面,而這些孩子的犯罪又往往以多名甚至10余名孩子糾結在一起的團伙性犯罪為突出特點,他們相信“一人膽小、兩人膽大、三人什么都不怕”的信條,重“感情”、講“義氣”,崇尚“為哥們兒兩肋插刀”,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與誘惑,遇事不能冷靜思考,行動不計后果,膽大妄為,往往犯罪時,先“動手”后“動腦”,自我控制能力差。只要一人提議,不分善惡,共同響應。
青少年盜竊犯罪,主要以錢財為目的,采取撬鎖、破窗等手段入室,以好拿好帶的物品或精巧的禮物為主,一般不要大件,作案的目標不固定,隨意性大,作案后不掩蓋犯罪現場,只要能逃離就行,盜竊所得的贓款贓物從不往家拿,全部揮霍或者存放在同學和朋友家中。盜竊摩托車供自己騎玩,也是如今青少年犯罪的又一特點。他們年齡偏小,還沒工作,家中父母往往不會花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購買一輛摩托車供他們騎玩,孩子們好奇心強,看到他人騎摩托車時,好不羨慕,往往會促使他們走上犯罪道路。此外,結伙敲詐比自己年齡小的在校學生或夜晚到公園等偏僻少人之處持械搶劫單身人員或情侶,也是當前青少年犯罪的新動向。父母往往不會給很多錢供孩子吃玩,而他們虛榮心強,在朋友面前怕丟面子,花錢大手大腳,自己又無工作,沒錢時,先是偷家里的,后逐漸發展到敲詐比自己年齡小孩子的錢財上,別無他法時,往往會走上結伙搶劫的犯罪道路。
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內在根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不成熟。青少年大都十幾歲,特點是半幼稚、半成熟狀態,是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盲從性錯綜矛盾的時期。此時,他們的知識不多,社會經驗也很少,卻自我感覺是“大人”了,想脫離監護人獨立行事,而有時又懷疑自己的能力,尋求他人指點。他們在上經常處于矛盾狀態,境遇不好時更是如此。一些少年就是在這種心境下,找伙伴“排憂解難”,進而結伙犯罪。
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少年男女的情感比兒童期成熟多了,但他們的情感世界還很脆弱,極易受外界刺激而迅速變化。稚嫩的理智控制不住情感,激情導致行為上的盲動。一些少年就是在這種情感的波動下,驟然產生所謂“正義感”、“同情心”、“報恩”等主觀意愿支配了自己,頭腦發熱,“挺身而出”,不計后果,事過之后,冷靜下來,才痛悔不已。
認識偏頗,觀念紊亂,僥幸作怪。初中階段的少年認識能力提高很快,能分辨一定是非,判斷一些事物,但由于的半幼稚、半成熟狀態,經常表現為認識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因而失誤,且固執己見,正是常說的“不撞南墻不回頭”。當他們在家庭、學校或社會上遇到難題時,只相信自己,信任伙伴,而聽不進家長和老師的話,被身邊的不良朋友引誘得越來越遠,愈陷愈深,不能自拔。一次兩次得手的僥幸,更加強化了他們的犯罪意識,直至陷入深淵
下一篇:高中生搶劫竟為找刺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學習不好可能有心理問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