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未成年獨生子女犯罪的基本狀況及其構成特點
調查結果表明,進入叨年代以來未成年獨生子女犯罪不僅在數(shù)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犯罪年齡。類型、性質以及在捕前身份、文化程度、家庭成員構成等方面與未成年非獨生子女犯罪相比呈現(xiàn)出明顯的特點。
1.犯罪年齡偏低。
在押188名未成年獨生子女犯的初次犯罪年齡分別為:14周歲的22名,歷周歲的61名,16周歲的72名,門周歲的對名。他們初次犯罪的平均年齡為15.61周歲,比在押末成年非獨生子女初次犯罪的平均年齡低0.5l周歲,其中有8名在14周歲前就有違法劣跡行為。未成年獨生子女犯罪的低齡化,令人十分擔擾。
2.侵財犯罪的多。
從犯罪類型上看,未成年獨生子女犯中犯盜竊罪的72名。搶劫罪的69名、好淫幼女罪的14名、強奸婦女罪的門名、故意殺人罪的10名、故意傷害罪的8名、流氓罪的2名、綁架勒索罪的1名(他們中一人犯二種及其以上數(shù)罪的有26名,這里只選其中一項主要的)。侵財犯共有142名,占75.53%,比在押侵財型未成年非獨生子女犯所占的比數(shù)高出3.92個百分點。未成年獨生子女實施盜竊、搶劫、綁架勒索等侵財犯罪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受好奇、刺激的誘惑所為,二是為了吃喝玩樂。
3.犯罪危害嚴重。
從刑期構成上看,未成年獨生子女犯中不滿7年刑的132名,7年以上不滿10年刑的有28名,10-15年刑的有25名,無期徒刑的有3名。10年刑以上的重刑犯合計有28名,占 14.89%,比未成年非獨生子女重刑犯所占的比數(shù)高出2.58個百分點。近年來未成年獨生子女由于受社會上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影視、書刊的影響,犯罪常常具有很大程度的瘋狂性,作案不計后果。從獨生子女重刑犯明顯偏多可以看出其犯罪危害的嚴重性。
4、文化程度偏低且輟學流失生占大多數(shù)。
從目前文化程度上看,未成年獨生子女犯中文盲的4名,小學未畢業(yè)的27名,/J'學畢業(yè)至初中畢業(yè)的108名,初中畢業(yè)及其以上文化的有49名,其中包括高中。中專、技校在校生廠名(這里所說的文化程度僅為表面顯示,并非他們的實際文化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未達到初中文化的合計有139名,占73.94%,比同類型未成年非獨生子女犯所占的比數(shù)高出5.46個百分點。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未成年獨生子女犯中捕前系在校生的僅有 48名,占 25. 5%,而未達到初中畢業(yè)便輟學、流失到社會上的有 113名,占 60. 11%,比同類型未成年非獨生子女犯所占的比數(shù)高出286個百分點。
5. 社會上閑散人員占大多數(shù)。
從目前身份上看,未成年獨生子女犯中在校生48名,待業(yè)49名,務農(nóng)的65名,工人對名,個體經(jīng)商的5名。調查中發(fā)現(xiàn),除去48名在校生和ZI名工人外,末成年獨生子女犯大多原在計會上屬于閑散人員,輟學后重活干不了,輕活不想干,整天在社會上吊兒郎當閑耍取樂。
6.家庭結構破裂的多。
調查統(tǒng)計的結果顯示,未成年獨生子女犯中捕前長期生活在結構破裂家庭里的明顯偏多,其中亡父的6名,亡母的14名,父母離婚的問名,父或母與他人私奔的2名,父或母服刑、勞教的3名,合計45名,占23.94%,比同類型木成年非獨生子女犯所占的比數(shù)高出4.94個百分數(shù),家庭結構破裂容易給子女打上極為有害的烙印,影響子女的社會適應,導致子女違法把罪。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破裂的家庭對未成年獨生子女犯罪更有影響。從問卷調查中得知,未成年獨生子女犯中占46.8%的人承認自己被捕前長期生活在父母經(jīng)常爭吵對罵、充滿緊張沖突氣氛的家庭環(huán)境里。由此可見,對未成年獨生子女犯罪的影響并不只是缺少一個家文,而是取決于家長與子女的親情關系。
下一篇:好哥哥,苦累親情引領弟弟擺脫毒魔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互聯(lián)網(wǎng)成癮綜合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